偶从岭峤转江东,得向疏山见一公。
所至共游常草草,尔来相遇更匆匆。
晁郎埋骨虚无里,璧老收声苍莽中。
二十馀年往还事,半随秋雁落寒空。
偶从岭峤转江东,得向疏山见一公。
所至共游常草草,尔来相遇更匆匆。
晁郎埋骨虚无里,璧老收声苍莽中。
二十馀年往还事,半随秋雁落寒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赠一上人》。诗中描绘了诗人偶遇一位高僧的情景,以及与之相逢的短暂而匆匆的时光。首句“偶从岭峤转江东,得向疏山见一公”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巧妙地引出与高僧的相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所至共游常草草,尔来相遇更匆匆”两句,表达了与高僧相聚虽短,却能感受到心灵的契合与宁静。
后两句“晁郎埋骨虚无里,璧老收声苍莽中”运用典故,通过描述晁郎和璧老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高僧形象的刻画,暗示其修为深厚,超凡脱俗。最后,“二十馀年往还事,半随秋雁落寒空”则以时间的跨度和自然景象的变换,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高僧影响的深远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高僧相遇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僧智慧与修为的敬仰之情。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