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愿封万户侯,愿向紫逻从公游。
郓州溪堂虢州洞,未有退之诗可留。
水近山流清澈底,竹饱千霜节如此。
廊庙之具千金躯,底事便著山岩里。
蒲鞭挂壁一事无,环佩声中了朝晡。
祝融不到林深处,客至五月怀貂狐。
徇华大夫无此乐,从渠遮山用翠幕。
若问此间奇绝处,但道胸中有丘壑。
我不愿封万户侯,愿向紫逻从公游。
郓州溪堂虢州洞,未有退之诗可留。
水近山流清澈底,竹饱千霜节如此。
廊庙之具千金躯,底事便著山岩里。
蒲鞭挂壁一事无,环佩声中了朝晡。
祝融不到林深处,客至五月怀貂狐。
徇华大夫无此乐,从渠遮山用翠幕。
若问此间奇绝处,但道胸中有丘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游紫逻洞》,表达了诗人不愿追求世俗权力,而是更愿意投身自然,与朋友共游山水,享受清幽之趣的心境。首句“不愿封万户侯”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而“愿向紫逻从公游”则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友情的向往。
诗人提到郓州溪堂和虢州洞,暗示了他的游踪,同时遗憾地说没有像韩愈那样的佳作流传。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山水的清澈与竹子的坚韧,以自然景象象征自己的品格。诗人自比为廊庙之材,却甘愿置身山岩,体现了他的超脱与淡然。
“蒲鞭挂壁一事无”暗指无官无职的闲适生活,“环佩声中了朝晡”则描绘了在自然环境中度过时光的宁静。五月仍需衣裘保暖,足见此处环境之冷僻,然而诗人对此并无怨言,反而欣赏其远离尘世的清静。
最后,诗人以“徇华大夫无此乐”来表达自己对奢华生活的不屑,而宁愿选择在山林深处与自然为伴,享受内心的丰富与深沉。结句“若问此间奇绝处,但道胸中有丘壑”更是点明了诗人心中的高远志向和对自然美的独特领悟,显示了他作为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傍花村上秋光妍,离披晚菊摇霜天。
柴门水色绕篱落,翠竹萧萧相对仙。
飘然出城巾带便,先生杖头无一钱。
青衫如叶道旁顾,瑟缩男儿虫可怜。
哀螀瘦蝶逢岸边,纵无落英草亦眠。
何人解荐此寒绿,一盏平山堂下泉。
画船适来闻扣舷,吴姬泠泠弹蜀弦。
花枝不分照长夜,安得东风重放颠。
楼台惘然落日前,金碧画图成古烟。
笑携村酒醉归去,红树与人谁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