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无车马迹,门有水禽啼。
疏树不藏屋,闲云方过溪。
圆萍如客散,矮竹与儿齐。
落日西陂好,琴尊许共携。
巷无车马迹,门有水禽啼。
疏树不藏屋,闲云方过溪。
圆萍如客散,矮竹与儿齐。
落日西陂好,琴尊许共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巷无车马迹”,写出小巷的宁静,没有世俗喧嚣,只有自然的气息。次句“门有水禽啼”,以水禽的鸣叫增添了生动与生机,透露出主人生活环境的亲近自然。
“疏树不藏屋,闲云方过溪”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开阔和空灵,稀疏的树木并未遮挡视线,悠闲的白云悠然飘过溪流,显示出空间的开阔和诗人内心的恬淡。
“圆萍如客散,矮竹与儿齐”运用比喻,将圆圆的浮萍比作散去的宾客,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更迭;而矮竹与儿童的高度相当,暗示了岁月静好,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和谐。
最后两句“落日西陂好,琴尊许共携”,诗人提议在夕阳西下时分,一同携带琴酒,享受这美好的景色,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深深热爱。
羁栖亲故少,远别惜清才。
天畔出相送,路长知未回。
欲销今日恨,强把异乡杯。
君去南堂后,应无客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