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无芳草,朝来携杖寻。
云罗俱胜迹,山水有佳音。
可怪泣岐者,宁知遁世心。
鹿门如可作,还与共瑶琴。
何地无芳草,朝来携杖寻。
云罗俱胜迹,山水有佳音。
可怪泣岐者,宁知遁世心。
鹿门如可作,还与共瑶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杨柳庄散步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何地无芳草”,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美丽景色的普遍认同,暗示了无论何处都能找到令人愉悦的风景。接着,“朝来携杖寻”则具体描述了诗人在清晨带着手杖去探索这些美景的行为,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热爱。
“云罗俱胜迹,山水有佳音”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观的魅力,云雾缭绕的山峦和清澈的溪流都成为了美丽的见证,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美好故事。这里的“胜迹”和“佳音”不仅指自然景观本身,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
“可怪泣岐者,宁知遁世心”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因生活困境而悲伤的人们的感慨,他似乎在说,这些人或许不了解隐居避世的心境,即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方式。这里既有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最后,“鹿门如可作,还与共瑶琴”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像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提到的鹿门山那样宁静的地方隐居,并与朋友一起弹奏瑶琴,享受自然与音乐带来的乐趣。这不仅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精神自由和艺术享受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绝巘笙箫断,邻州鼓角闻。
江淮两岸雨,吴楚一天云。
有驿聊堪憩,无尊亦自欣。
西山逢老宿,往事说三分。
游遍庐山寺,兹山亦自佳。
数宵缘石耳,一饭为天华。
少小思尚奇,薰风琴欲和。
规模与时背,场屋屡摧挫。
大道窥五原,高论读二过。
神游京城南,思渺蒸水左。
竹看金影碎,菊撷霜风破。
论文摩巨刃,荐士躬彊笴。
萧兰发秋怀,木雁吟齿堕。
飞飞双鸟鸣,不数鹂两个。
幽幽十琴操,可仆兰台些。
光馀万丈长,照我一床卧。
未终三百篇,正坐短檠课。
不敢示友朋,惧遭泥滓唾。
文章吉太守,臭味夙相荷。
索我旧诗案,赠以千金货。
郡斋哦好句,艳艳月照坐。
端如陈琳檄,快读痊轗轲。
滥把江湖麾,谬声惭日播。
祈寒兼苦雨,怨嗟吾岂奈。
窃效衡山祷,因思鉴湖贺。
鹏鴳各逍遥,溟蓬无巨么。
《予向年少不自量因读韩诗辄和数篇未尝敢出以示人盖二十年矣近因嘉叟见之不能自掩且赠以长篇蒙景卢继和用韵以谢》【宋·王十朋】少小思尚奇,薰风琴欲和。规模与时背,场屋屡摧挫。大道窥五原,高论读二过。神游京城南,思渺蒸水左。竹看金影碎,菊撷霜风破。论文摩巨刃,荐士躬彊笴。萧兰发秋怀,木雁吟齿堕。飞飞双鸟鸣,不数鹂两个。幽幽十琴操,可仆兰台些。光馀万丈长,照我一床卧。未终三百篇,正坐短檠课。不敢示友朋,惧遭泥滓唾。文章吉太守,臭味夙相荷。索我旧诗案,赠以千金货。郡斋哦好句,艳艳月照坐。端如陈琳檄,快读痊轗轲。滥把江湖麾,谬声惭日播。祈寒兼苦雨,怨嗟吾岂奈。窃效衡山祷,因思鉴湖贺。鹏鴳各逍遥,溟蓬无巨么。
https://shici.929r.com/shici/uDVpNUrB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