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厓·其一》
《吊厓·其一》全文
明 / 李之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群峰中断出厓门,旷莽当年托至尊。

一自翠华游粤峤,遂令王气失中原。

蛮烟尚带千秋恨,杜宇长衔万代冤。

白骨苍苔世共远,江间何地可招魂。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吊厓(其一)》,是明代诗人李之标所作。诗中描绘了厓门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充满了对过往的缅怀和对历史的深思。

首联“群峰中断出厓门,旷莽当年托至尊。”开篇即以雄浑之势,描绘了厓门的壮观景象,仿佛在述说当年帝王在此托付天下的豪情壮志。次联“一自翠华游粤峤,遂令王气失中原。”转折处,诗人借历史事件,表达了王气衰败、国运不振的感慨,翠华象征帝王巡游,粤峤指南方,中原则代表中央政权,两者对比,凸显了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悲凉。

接着,“蛮烟尚带千秋恨,杜宇长衔万代冤。”诗人进一步深化主题,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情感相融合,蛮烟与杜宇分别象征着南方的神秘与哀怨,千秋恨与万代冤则直指历史的沉痛记忆,表达了对过往苦难的深切同情与怀念。

尾联“白骨苍苔世共远,江间何地可招魂。”收束全诗,诗人以白骨苍苔的荒凉景象,暗示历史的无情与遗忘,同时也提出了对逝去灵魂的追寻与哀悼,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与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历史背景相结合,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民族兴衰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英雄与先人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之标
朝代:明

李之标,字文度。新会东亭人。以麟子,之世弟。所居曰青竹园。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有《凫渚集》。清言良钰《续冈州遗稿》有传。
猜你喜欢

寓舍杂题三首·其一

久作乘风去,重寻听雨眠。

更无轻絮落,又见小荷圆。

芍药何人种,茂葵一笑妍。

乱离归未得,且复此经年。

(0)

张老借东轩昼睡

谁言知处是闲愁,一入华胥万事休。

借得东轩还宿愿,何须云梦泽南州。

(0)

仁宗皇帝飞白歌

八神警跸群灵趋,风师雨伯当前驱。

汉家四叶圣主出,共扶日御升天衢。

当时农桑三万里,地上钱流已如水。

左有稷契右皋夔,四岳九官真济济。

太师当国天下安,貂蝉绣衮身如山。

范公特节下金銮,名落百蛮毛发寒。

郑公有口伐可汗,可使一言无契丹。

太平天子坐垂拱,蝉蜎蠖濩朝千官。

侍臣愕立蓬莱殿,看草宸奎丽云汉。

中人传赐宣口敕,雨露恩光极昭焕。

公家什袭宫锦囊,五彩属天惊夜光。

试从父老说嘉祐,百年厚德知难忘。

自从丧乱双眼暗,犹喜人间得时见。

小臣拜舞喜欲颠,安得身随千官朝九天。

眼见万骑无控弦,四海复似昭陵年。

(0)

病中王邦宪见过以诗为谢因以当别

别后衡门久不开,壮心消尽已成灰。

白头羁客病中老,青眼故人天外来。

相见有时那易得,语离终在莫频催。

山城归路应残腊,早寄春风岭上梅。

(0)

题赵钤家墨牛图

昔我筑室花姑川,短蓑青帽耕春田。

一犁落尽菖叶雨,双犊自分春草眠。

向晚归来卧牛背,小巷疏林日犹在。

系牛柳下门未关,邻翁携酒牛边醉。

回头往事无十年,田入富家牛卖钱。

草荒春陇贼烧屋,十口有家无一椽。

眼昏头秃不如意,此画一见心惘然。

河间岂是田家子,书多自可天禄比。

平生眼厌玉骅骝,水牯作图聊复尔。

北陌东阡唤未归,空遣农人告春事。

田间望月看吴牛,老子从来乃如此。

便当火急解龙泉,换取四蹄耕雨水。

(0)

岁杪雨雪连日闷题六绝·其三

春回九地初颁历,人傍千门复看傩。

尽是汉家无事日,白头扶杖意如何。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