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窗依旧好,庭竹更参差。
松古移天目,林空叫画眉。
威仪鸣磬肃,清苦吃茶宜。
试问诸仁者,应参念佛谁。
山窗依旧好,庭竹更参差。
松古移天目,林空叫画眉。
威仪鸣磬肃,清苦吃茶宜。
试问诸仁者,应参念佛谁。
这首诗描绘了竹窗之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首句“山窗依旧好”,点明了地点,暗示着环境的宁静与熟悉。接着,“庭竹更参差”一句,通过“参差”二字,生动地展现了竹子错落有致的姿态,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松古移天目,林空叫画眉”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松树和画眉鸟赋予了生命,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松树仿佛在移动,画眉鸟在空旷的树林中啼叫,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略带寂寥的意境。
“威仪鸣磬肃,清苦吃茶宜”则转而描写僧侣的生活情景。僧人们敲响的钟磬声庄严肃穆,饮茶的场景又显得清苦而宁静,这种对比体现了佛教修行中的庄严与简朴。
最后一句“试问诸仁者,应参念佛谁”以提问的方式结束,引人深思。它不仅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敬意,也暗示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思考,鼓励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僧侣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追求。
寻僧坐清昼,会友践佳境。
兴寄徒自深,游观转便静。
荷翻一水香,柳散满阶影。
相从解巾屦,爱此夏日永。
熏垆鼻观通,汲井齿颊冷。
劳公具酒炙,饷我作汤饼。
同时得二士,俊发锥露颖。
高步不可攀,奇语尚堪省。
徐郎招不来,怅望终耿耿。
生平厌尘烦,老去合幽屏。
岂无亲朋乐,所虑乏规警。
长歌及黄农,妙处亦深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