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有高士,栖隐在林泉。
绿树孤村里,黄花三径边。
功名成弃屣,诗酒度流年。
久别无由会,相思意惘然。
沔阳有高士,栖隐在林泉。
绿树孤村里,黄花三径边。
功名成弃屣,诗酒度流年。
久别无由会,相思意惘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沔阳林泉间的高士形象,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沔阳有高士,栖隐在林泉。”开门见山,点出主题,一位隐士在沔阳的山林间安身立命,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下来,“绿树孤村里,黄花三径边。”以绿树环绕的孤村和黄花点缀的小径,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自然环境,隐士的生活仿佛与世隔绝,却又充满生机与和谐。
“功名成弃屣,诗酒度流年。”这两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他放弃了世俗的功名利禄,选择了诗意与酒的陪伴,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这种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高度认同。
“久别无由会,相思意惘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由于距离和时间的阻隔,无法相聚,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怅惘。这种情感的真挚流露,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诗人钟禧对于隐逸生活和友情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带郭茅亭诗兴饶,回看一曲倚危桥。
门前山色能深浅,壁上湖光自动摇。
闲花散落填书帙,戏鸟低飞碍柳条。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
洗药每临新瀑水,步虚时上最高峰。
篱间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荫老松。
此去人寰今远近,回看去壑一重重。
客在烟霞里,闲闲逐狎鸥。
终年常裸足,连日半蓬头。
带月乘渔艇,迎寒绽鹿裘。
已于人事少,多被挂冠留。
素业堆千卷,清风至一丘。
苍黄倒藜杖,伛偻睹银钩。
迹愧巢由隐,才非管乐俦。
从来自多病,不是傲王侯。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