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院空寂,钟来远寺扬。
风摇孤烛短,人忆故山长。
冷泊云霄气,淡流星月光。
对兹浑不寐,天地息苍茫。
夏夜院空寂,钟来远寺扬。
风摇孤烛短,人忆故山长。
冷泊云霄气,淡流星月光。
对兹浑不寐,天地息苍茫。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庭院的宁静与深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之美。首句“夏夜院空寂”,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夜晚的寂静,为整首诗营造了基调。接着,“钟来远寺扬”一句,以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心灵的寄托。
“风摇孤烛短”描绘了微风轻拂下,孤灯摇曳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人忆故山长”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冷泊云霄气,淡流星月光”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描绘了云霄之上的寒冷与宁静,另一方面则是淡然的月光与流星划过夜空的瞬间美,两者相互衬托,展现了夜晚的神秘与美丽。最后,“对兹浑不寐,天地息苍茫”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难以入眠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对宇宙广阔与人生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中蕴含着深沉的哲理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夏夜庭院的静谧之美,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思乡之情和对宇宙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治乱有常理,患气百年结。
跳梁起群凶,蔓衍来百粤。
战斗经五载,行省三得失。
锋镝幸已远,黎庶思家室。
荒城辟蒿莱,炊烟渐稠密。
官衙竞修缮,土木兴不日。
此署亦告成,朴素屏丹漆。
中庭不盈亩,草木纷罗列。
我来播迁馀,及此芳春节。
三叹感废兴,殷忧有时毕。
六月银河云影碧,八月银河露华白。
金风微动晚凉生,最觉分明秋七夕。
七夕银河分外明,青天不许片云行。
璇宫夜静支机石,微觉珊珊静有声。
画屏光冷销银烛,案户横斜还络角。
花阴深处倚阑干,罗衣单薄人如玉。
红墙宛转鹊桥秋,知有天涯望远愁。
天际归舟何日到,莫教织女望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