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室天下归,飞甍无馀地。
国士忧社稷,涂人养声利。
贵贱竞一时,峨冠各鳞次。
子龙独幽远,聘召漠无意。
京室天下归,飞甍无馀地。
国士忧社稷,涂人养声利。
贵贱竞一时,峨冠各鳞次。
子龙独幽远,聘召漠无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咏史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京城为背景,描绘了社会景象。"京室天下归,飞甍无馀地"形象地展现了皇权集中,宫殿众多的壮观场面,暗示了权力的至高无上。接下来,诗人对比了两类人物:国士关注国家的安危,而普通人则沉迷于个人的利益追求,"国士忧社稷,涂人养声利"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贵贱竞一时,峨冠各鳞次"进一步描述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等级秩序,"峨冠"象征着贵族和官员,"各鳞次"形容他们排列有序,如同鱼鳞一般。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特别提到了"子龙独幽远,聘召漠无意",将主人公子龙与世俗的浮躁形成鲜明对比,他选择远离喧嚣,不为权势所动,保持了高尚的品格和独立的人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复杂面貌,赞扬了坚守理想、不慕荣利的精神,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
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
诗书难舍鲁,山水暂游吴。
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
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
含香台上客,剖竹海边州。
楚地多归信,闽溪足乱流。
今朝永嘉兴,重见谢公游。
柳门柳门,芳草芊绵。日日日日,黯然黯然。
子牟恋阙归阙,王粲下楼相别。
食实得地,颇淹岁月。今朝天子在上,合雪必雪。
况绛之牧,文行炳洁。释谓缘因,久昵清尘。
王嘉迎安,远狎遗民。媲彼二子,厥或相似。
论文不文,话道无滓。士有贵逼,势不可遏。
麟步规矩,凤翥昂蘖。
岘首仁踪项频跋,商云乳麝香可撮。
望尘□□连紫闼,吾皇必用整乾坤,莫忘江头白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