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词》
《春词》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春气暄妍御夹纱,玉钗双袅绿云斜。

倚栏看遍庭前树,尽是枝头结子花。

(0)
鉴赏

这首《春词》由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明媚,通过人物的活动和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首句“春气暄妍御夹纱”,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气候特点,春日暖阳,空气宜人,人们穿着轻便的夹纱衣裳,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象,也暗示了人们内心的愉悦与轻松。

接着,“玉钗双袅绿云斜”一句,通过女性的装扮细节,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氛围。玉钗轻轻摇曳,如同绿云般轻盈飘逸,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象征着春天万物生长的活力与生机。

“倚栏看遍庭前树,尽是枝头结子花”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庭院中的树木。诗人通过“看遍”二字,强调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而“枝头结子花”则巧妙地将春天的繁花似锦与生命的孕育结合在一起,寓意着新生与希望。

整体而言,《春词》通过对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深切感受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临都馆

揽辔岁空尽,萧条万里间。

向来貂已敝,此去鬓宜班。

雪没前王帐,沙连右地山。

星回阳气复,吾亦至几还。

(0)

扬州闻歌二首·其一

淮南旧有于遮舞,隋俗今传水调声。

白雪阳春长寡和,著书愁绝郢中生。

(0)

檐下

檐下渠泉朝暮声,楼头山色四时青。

此中故有无穷意,正要悠悠醉复醒。

(0)

送石昌言知宿州

宦情重居内,世论轻守藩。

出处苟自得,重轻安足原。

昔常怪萧傅,耻乘太守幡。

颇独多严生,厌直金马门。

优游树风迹,宣布流上恩。

何负廷中臣,而贬千乘尊。

石侯古人风,自令薄夫敦。

平日不汲汲,左迁更轩轩。

轻舟趣行装,合符去天阍。

高卧可以治,簿书岂所烦。

我亦羁旅人,不堪市朝喧。

又无适时用,坐自悲素餐。

愿为江湖长,聊复育元元。

子若未北归,相过识吾言。

(0)

夜月露卧

微月翳西林,繁星灿如锦。

欢言恋清景,展席不遑寝。

凉风能相期,沆瀣若可饮。

劳生伤局促,徂岁急苒荏。

为君捐万虑,高卧且安枕。

(0)

寄朱三学士

忆在京辇居,相与巷南北。

幸非势利合,同有春秋癖。

往来熟杖屦,假借通经籍。

谁谓数斯疏,要云谅且直。

别离淹日月,寤寐见颜色。

惠我以好音,欣然对真迹。

微官事如毛,徇俗头欲白。

庸知尚可教,愿子更良食。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