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渺天际,遥忆响泠泠。
此中宜著诗句,写上碧云屏。
一自红桥掺袂,再向白鸥回首,华发感星星。
休道宦游好,乡思逐潮生。酒人疏,酒炉杳,酒杯停。
有谁澹妆,浓抹绝艳也秋零。
不记韬光竹径,颇念飞来峰色,小憩冷泉亭。
凉笛几声噭,有鹤下空冥。
湖水渺天际,遥忆响泠泠。
此中宜著诗句,写上碧云屏。
一自红桥掺袂,再向白鸥回首,华发感星星。
休道宦游好,乡思逐潮生。酒人疏,酒炉杳,酒杯停。
有谁澹妆,浓抹绝艳也秋零。
不记韬光竹径,颇念飞来峰色,小憩冷泉亭。
凉笛几声噭,有鹤下空冥。
这首《水调歌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湖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湖水与天空相连的广阔景象呈现出来,唤起读者对远方的回忆。"湖水渺天际,遥忆响泠泠",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寂寥的氛围,湖水的渺茫与天边的辽阔相互映衬,引发人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接着,诗人通过“此中宜著诗句,写上碧云屏”一句,表达了将这份美景化为文字的愿望,希望借由诗句留住这如画般的景色,如同在碧云屏上留下永恒的印记。这种将自然之美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珍视。
“一自红桥掺袂,再向白鸥回首,华发感星星”三句,通过红桥、白鸥等意象,以及诗人年华老去的感慨,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红桥的离别,白鸥的回望,都蕴含着对过往岁月的留恋与不舍,而“华发感星星”则直接表达了岁月无情,青春不再的感慨。
“休道宦游好,乡思逐潮生”,诗人在此转折,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转向对家乡的思念。宦游生活的美好在乡愁的涌动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乡思如同潮水般不断涌现,强烈地触动着诗人的心弦。
接下来,“酒人疏,酒炉杳,酒杯停”几句,描绘了诗人独饮的情景,酒似乎成为了排遣乡愁的媒介,但最终却只能徒增寂寞。而“有谁澹妆,浓抹绝艳也秋零”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淡雅与浓艳两种不同审美风格的思考,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生活态度的探索与选择。
最后,“不记韬光竹径,颇念飞来峰色,小憩冷泉亭”几句,诗人回忆起曾经走过的竹径与飞来峰,以及在冷泉亭的小憩时光,这些记忆中的美好瞬间,成为他心灵深处的慰藉。而“凉笛几声噭,有鹤下空冥”则以笛声与鹤影,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超脱的情感,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便身处尘世,也能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
整体而言,这首《水调歌头》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生、乡愁、审美以及心灵寄托等主题,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