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戍逢君岁建寅,岂知今作落南人。
瘴来客病邻山鬼,舶去乡书托海神。
目送飞鸢偏恋土,梦随画隼共行春。
谢家兄弟如双璧,交契宁非有宿因。
北戍逢君岁建寅,岂知今作落南人。
瘴来客病邻山鬼,舶去乡书托海神。
目送飞鸢偏恋土,梦随画隼共行春。
谢家兄弟如双璧,交契宁非有宿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武冈叶使君寄诗次韵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和友谊深厚的诗作。
诗中“北戍逢君岁建寅”一句,通过对时节的描述,设置了一种远离故土、相逢于边塞的情境。这里的“建寅”是指农历中的某一年份,而“北戍”则代表着遥远而荒凉的地方。接着,“岂知今作落南人”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自我认同感受,强调自己如今已成为南方之人。
下一句“瘴来客病邻山鬼”中,“瘴”字可能指的是一种疾病,或是某种不适。这里通过“客病”二字传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哀伤,甚至连山鬼也成了他交流的对象,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寂寞感。
接下来的“舶去乡书托海神”则是说诗人想家之情极深,以至于将写给故乡亲人的信件交由海神传递,这里体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希望得到超自然力量的帮助来实现心愿。
在“目送飞鸢偏恋土,梦随画隼共行春”一句中,“目送飞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目送着天际的鸟儿,内心充满对土地的留恋。而“梦随画隼共行春”则描绘出诗人在梦境中与友人一起游历春天的景致,这是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最后,“谢家兄弟如双璧,交契宁非有宿因”表明了诗人对于亲密朋友之间关系的珍视和赞扬,如同宝贵的双璧。这里的“宿因”指的是深厚的情谊,这种情谊不是短暂形成,而是有着长久的历史积淀。
总体来说,刘克庄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深沉的人文关怀。
一闻茅屋数株梅,三径频成为我开。
剩有游蜂能掠蕊,寂无饥雀下行苔。
长吟共惜频惊落,久坐何妨晚始回。
为语清风莫轻扫,明朝更欲杖藜来。
篮舆轧轧度成阴,鹭起冲波鹊噪林。
当子倚阑成句警,政余拥褐坐檐深。
裴回更尽高楼览,空阔思收远壑音。
笑谢主人能命酒,不然寒甚不能吟。
夫子文章何所如,高处直命骚为奴。
世人共诵词人赋,不道雕虫羞壮夫。
儿时闻公芗林社,既见则喜已白须。
公亦与我自言志,笑谓此客向来无。
昨传得官隶王都,且复将试齐相壶。
岐江严湍浪饶舌,爱公愿公吾道扶。
今知谢事归悬车,食可无肉寒须襦。
再三问公近起居,复道今腴非昔癯。
君今好去相与娱,马牛宁得加我呼。
绝代幽居在空谷,市门三五方当垆。
平生人物论,自谓富阳秋。
满世多遗恨,相逢足破愁。
独怜金错罄,虚负木瓜投。
风节他年事,期君折槛游。
别时落落问山风,见日清霜鸣哑钟。
二谢有诗皆可诵,七言兼与见传宗。
举幡故异司隶救,右袒徒闻吕氏从。
君独凄凉能过我,逢迎敢作谬为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