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月精神,疏梅风韵。粉香融脸胭脂润。
袖痕犹带玉虬烟,六朝窄样裁宫锦。
眉黛分愁,眼波传信。酒阑画烛交红影。
有期无定却瞋人,索强我早谙伊性。
淡月精神,疏梅风韵。粉香融脸胭脂润。
袖痕犹带玉虬烟,六朝窄样裁宫锦。
眉黛分愁,眼波传信。酒阑画烛交红影。
有期无定却瞋人,索强我早谙伊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一止的作品,名为《踏莎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艺术表现。
“淡月精神,疏梅风韵。”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冷而脱俗的意境。月亮不再明媚,而是带着淡淡的光辉;梅花也不再盛开,而是一种疏落的雅致。这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独特感受,也反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粉香融脸胭脂润。” 这里,诗人用了“粉香”和“胭脂润”来形容女子的妆容,不仅描绘出了她的美貌,更透露出一股温柔之意。这种细腻的笔触,是宋代词风中颇为常见的一种手法,强调的是感官体验。
“袖痕犹带玉虬烟,六朝窄样裁宫锦。” “袖痕”指的是女子衣袖上留下的香气或是脂粉的痕迹,而“玉虬烟”则是一种高贵的香料。这两句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深情。六朝指的是南北朝时期,这里的“裁宫锦”是对当时工艺水平的一种赞美。
“眉黛分愁,眼波传信。” 这里,“眉黛”和“眼波”都是用来形容女子表情的诗词,通过她的眉目之间流露出的情感,诗人传达了自己的心事。这种描写手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被广泛运用,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情绪。
“酒阑画烛交红影。” “酒阑”通常是指夜深人静之时,而“画烛”则是在暗淡的光线下,蜡烛投射在屏风上的阴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宴饮歌舞后的安静夜晚,那种红色的烛光与酒阑交织在一起,不仅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丝寂寞。
“有期无定却瞋人,索强我早谙伊性。”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期待或约定的不确定感和对人的性格的探究。这里,“瞋”字用来形容一种生气的感觉,而“索强”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要求。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情感以及人类复杂性的深刻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古典美人的生活画卷,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矛盾。
望苑回先马,山城驻使车。
涂中值归雁,频寄北来书。
景陵山水旧知名,珍重诗人建隼行。
未免簿书劳利刃,省贪烟月纵高情。
扬雄阁下诸生送,陆羽门前百吏迎。
圣代群贤皆得路,三年倾首望鹏程。
百岁犹强健,知君即地仙。
孤飞下华表,太息问桑田。
故吏今谁在,高名昔共传。
伊余亦遗老,相送一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