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周谏议知襄阳》
《送周谏议知襄阳》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蔼蔼荆州几万家,竟持壶酒望高牙。

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

雄鸭绿头看汉水,肥鳊缩项出渔查。

乡人应笑张平子,只有归田赋可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ōujiànzhīxiāngyáng
sòng / méiyáochén

ǎiǎijīngzhōuwànjiājìngchíjiǔwànggāo

érshàngchàngtóngjiùzhēngsuíhuà鹿chē

xióng绿tóukànhànshuǐféibiānsuōdǐngchūchá

xiāngrényìngxiàozhāngpíngzhīyǒuguītiánkuā

注释
蔼蔼:形容人烟稠密,气氛和气。
高牙: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这里指官府。
铜鞮曲:古代流传的一种歌曲。
画鹿车:装饰华丽的车子,比喻显赫的地位或热闹的场面。
雄鸭:指体形较大的鸭子。
渔查:捕鱼的小船。
张平子: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科学家。
归田赋:张衡的代表作,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翻译
荆州城内住着众多人家,他们举杯对月,期待着官府的来临。
街头巷尾还有人在唱着古老的铜鞮曲,老人们纷纷乘坐装饰华丽的车子追随热闹。
雄鸭在绿色的汉水边守望着,肥美的鳊鱼在渔舟中露出头来。
乡亲们或许会笑张衡,他只有一篇《归田赋》能引以为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周谏议知襄阳》,描绘了荆州(今湖北荆州一带)的繁华景象和当地风俗。首句“蔼蔼荆州几万家”展现了荆州人口众多、市井繁华的景象。次句“竟持壶酒望高牙”写人们争相举杯欢迎周谏议的到来,表现出对他的敬仰。

“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两句,通过铜鞮曲和画鹿车的典故,描绘了荆州地方的音乐文化以及人们对周谏议的热情追随。铜鞮曲可能指的是当地的民间歌曲,而画鹿车则是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一种装饰华丽的车辆。

“雄鸭绿头看汉水,肥鳊缩项出渔查”描绘了汉水边的自然风光,雄鸭悠然自得,肥美的鳊鱼在渔舟中穿梭,展现出荆州水乡的宁静与富饶。

最后,“乡人应笑张平子,只有归田赋可誇”以张衡的典故作结,张衡曾写下《归田赋》表达对官场的厌倦,而周谏议似乎也受到乡人的期待,希望他能如张衡一般,在襄阳做出有益于百姓的政绩,留下美好的名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荆州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周谏议的期望,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和人文关怀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次韵和石末公闻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怆然有感二首·其二

弟子舆尸漫有师,圮桥谁共老人期。

龙鱼并出应难识,樗栎无庸幸见遗。

每上楼台瞻北极,愿闻波浪帖南陲。

吴山越水元相接,莫更中流下铁椎。

(0)

感兴七首·其二

清时不乐道干戈,鼯鼠其如虎豹何。

淮海风云连鼓角,湖山花木怨笙歌。

紫微画省青烟入,细柳空营白骨多。

惆怅无人奏丹扆,侧身长望涕滂沱。

(0)

简林叔大都事

省闱无事日盘桓,犹是中朝供奉官。

半臂缥绫披月下,三神珠阙望云端。

庄蓠草变鲸波落,苜蓿花开雁塞寒。

因话朔南声教在,一回相对客怀宽。

(0)

常州分省席上二首·其二

兵戈时事改,贫贱道心同。

泥饮悲长夜,高歌忆《大风》。

龙衔剑花白,凤绕烛莲红。

犹得斯须间,宾僚语即戎。

(0)

题留侯小像

汉高三尺剑,子房三寸舌。

刚柔两相济,秦降楚随灭。

君不见乾坤狡兔飞鸟秋,脱使子房无世仇,箕栖颍饮老则休。

(0)

赵氏双珠辞

游鲤山石高孱颜,游鲤溪水清洄湾。

中有峨峨青结鬟,望如春云不可攀。

壬辰仲冬寇蜂起,乳臭将军先披靡,民人颠连社稷圮。

我固当为贞白鬼,后来小妹复被驱,亦葬鱼腹全其躯。

山高水清几千载,虹月夜贯双骊珠。

夜深鲛宫屏机杼,风吹草寒髑髅语。

何由生长江沱间,及见王睢鼓衣羽。

愿回尧天行化日,女子有家男有室,地下甘心灯似漆。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