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和晦翁棹歌·其三》
《又和晦翁棹歌·其三》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家在清溪第几峰,谁搴薜荔采芙蓉。

渔歌未断忽归去,翠壁一重云一重。

(0)
翻译
我的家坐落在清溪的哪座山峰上呢?
是谁在攀摘薜荔,又在采摘芙蓉花?
注释
家:住处,住宅。
清溪:清澈的小溪。
第几峰:哪一座山峰。
搴:拔取,采摘。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叫木莲。
芙蓉:荷花。
渔歌:渔民的歌声。
忽:突然。
归去:回去。
翠壁:青翠的峭壁。
云一重:一层层的云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家在清溪第几峰”,直接指出了诗人的住所,在幽静的清溪旁,山峰之巅,这是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地方。“谁搴薜荔采芙蓉”则是在询问谁会来到这样的深山去采摘那些被视为美好事物的植物,比喻诗人对外界的不关心和自足。

接着,“渔歌未断忽归去”,渔歌指的是渔民的歌谣,未断意味着诗人还在享受这宁静的音乐,但突然间就要结束,归去,这可能暗示诗人的生活虽然安逸,但是也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和留恋。

最后,“翠壁一重云一重”,翠壁指的是青绿色的山墙或岩石,一重云则是说云雾缭绕,形成了一层层的景象。这两句描写了诗人隐居之所的自然美景,以及这种环境中不断变化的云彩,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情怀。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蒲元亨画四时扇图

画工妙物无不可,谁能笔端自忘我。

醉蒲睡著呼不闻,但见解衣盘礴裸。

起来漱墨滋破砚,霜绡只尺开纨扇。

点缀四时无不有,但觉眼前红绿眩。

云破连峰青碧开,林梢时复见楼台。

断桥落日空流水,为问秦人安在哉。

春山杳霭知何处,夏木森森蔽云雨。

秋阴未破雪满山,笑指千峰欲归去。

看山对客忆蛾眉,客去愁多自不知。

满眼匡庐看画轴,平生坐愧虎头痴。

万事浮云定何有,白鹤归来千载后。

江山长在身世忙,岁月不移舟壑走。

对此未归心欲折,借君玉斧修圆月。

会看谈笑满清风,讵使人间畏炎热。

(0)

送苏教授赴阙

三年泮水振洙风,俯接诸生屡改容。

岭雾因时难隐豹,岩云有便得从龙。

久钦才调无双手,今喜声名达九重。

拂袖汉阳休更问,丈夫事业出心胸。

(0)

蓬州杜使君洪道屡称我于诸公闻之愧甚赋诗答谢之

去天一尺古蓬州,年来除守得胜流。

渠家本是城南杜,诗律贤我三千筹。

如此才高却解事,入眼人才皆可意。

他邑犹分刺史天,片言每为将军地。

故应怜我退无田,力相推挽令向前。

傍人闻说皆抚掌,竹竿那使鲇鱼缘。

(0)

中秋遇雨感怀呈世泽彦直

初游东都年二十,清欢趁得中秋及。

高阳会中酒徒集,惠和坊里绣鞍入。

蟹螯尝新左手执,鸡头未老搓玉粒。

杯行到手不待揖,明月清风供一吸。

缠头不惜倾箱给,倚赖决科如俯拾。

谁知得官反拘絷,此景此欢那复缉。

今岁中秋雨如泣,穷山牢落秋光湿。

孤灯荧荧照书笈,屈指流年如箭急。

(0)

杂诗二十首·其二十

万里非吾土,三年失我常。

只愁鸢跕跕,敢作鹤昂昂。

白竹连闽越,黄云入夜郎。

何时返栖息,谁为问桃娘。

(0)

即事三首·其三

案头行扫尘随起,窗眼才封雨又梢。

更力穷空沽白饼,莫将疲苶斗黄茅。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