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塍与涧合,陇亩抱山转。
向来六月旱,此地免焦卷。
早穗已垂垂,晚苗犹剪剪。
一川丰年意,比屋闹鸡犬。
老农霜须鬓,矍铄黄犊健。
自云足踏地,常赋何能免。
刈熟倩人输,不识长官面。
康年无复事,但恐社酒浅。
我亦有二顷,收拾尚可茧。
怀哉笠泽路,归铲犁头藓。
沟塍与涧合,陇亩抱山转。
向来六月旱,此地免焦卷。
早穗已垂垂,晚苗犹剪剪。
一川丰年意,比屋闹鸡犬。
老农霜须鬓,矍铄黄犊健。
自云足踏地,常赋何能免。
刈熟倩人输,不识长官面。
康年无复事,但恐社酒浅。
我亦有二顷,收拾尚可茧。
怀哉笠泽路,归铲犁头藓。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田野的生动景象和农民们的朴实生活。首句“沟塍与涧合,陇亩抱山转”展现了田间地头沟渠与山势相依的自然风光。接着,“向来六月旱,此地免焦卷”反映出当地夏季降雨充足,农作物得以免于干旱之苦。
“早穗已垂垂,晚苗犹剪剪”描绘了稻谷生长的繁荣景象,早熟的稻穗低垂,晚生的秧苗生机勃勃。诗人通过“一川丰年意,比屋闹鸡犬”表达了丰收带来的喜悦,家家户户鸡犬相闻,一片热闹景象。
“老农霜须鬓,矍铄黄犊健”刻画了老农虽年迈但精神矍铄,黄牛健壮有力,显示出农耕生活的活力。接下来,“自云足踏地,常赋何能免”表达了农夫们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即使赋税繁重,他们仍辛勤耕耘。
“刈熟倩人输,不识长官面”反映了农民们对官府的疏离,他们忙于收割,无暇顾及官府官员。而“康年无复事,但恐社酒浅”则预示着丰收年景下,村民们只担心节日里的酒水不够丰富。
最后两句“我亦有二顷,收拾尚可茧”表达了诗人对自家田产的满足,期待丰收后能有足够的蚕丝。结尾“怀哉笠泽路,归铲犁头藓”则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回归自然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寒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农村的丰收景象和农民的生活状态,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银管拈愁,玉笺封泪,十年人老藤花。
趁飞凫小影,又敛翼京华。
认当日、题名醉墨,翠阴深处,重拂窗纱。
话风流、裙屐多时,香散蜂衙。
旧游过眼,漫低回、身世抟沙。
叹候馆凄灯,归艎倦枕,残梦谁家。
唤起二分明月,芜城怨、写入啼鸦。
但潮生潮落,秋声容易天涯。
柳知偷眼,梅待吹唇,熨袖风痕皱。
碧纱窗里,薰云锦、恰恰早春时候。
十二红灯,刚捧出、步摇香溜。
争夸道、天上神仙,来作人间偶。畅好月明如昼。
索存存款款,着意消受。铜龙初漏。
卿当倦、红烛影沉知否。
文鸳并宿,得多少、玉偎花逗。
祝二乔、携手兰堂,紫毳雏双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