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赠别,又一回相见。怨曲零星托筝雁。
便驼装南去,箾侣迎归,春山好、稳宿玳梁双燕。
司香留旧约,班管才工,深浅吟情续骚辨。
供佛折梅花,夜课灯窗,应惯听、虬壶漏点。
只我亦、无憀语空中,有丽想、幽情画裙金线。
一番赠别,又一回相见。怨曲零星托筝雁。
便驼装南去,箾侣迎归,春山好、稳宿玳梁双燕。
司香留旧约,班管才工,深浅吟情续骚辨。
供佛折梅花,夜课灯窗,应惯听、虬壶漏点。
只我亦、无憀语空中,有丽想、幽情画裙金线。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吴昌绶所作,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离别后的思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情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一番赠别,又一回相见”,开篇即道出了离别与重逢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再次相聚的喜悦。接着,“怨曲零星托筝雁”一句,通过筝雁这一意象,将离别的哀怨之情寄托于音乐之中,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便驼装南去,箾侣迎归”,描述了友人远行与归来的情景,其中“驼装”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而“箾侣迎归”则展现了友人归来时的温馨与欢迎,形成鲜明对比。
“春山好、稳宿玳梁双燕”一句,以春日山间双燕稳居玳梁的美好景象,象征着友情的和谐与稳定,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司香留旧约,班管才工,深浅吟情续骚辨”几句,通过司香、班管等意象,描绘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文学创作中的默契与交流,体现了友情与艺术的交融。
“供佛折梅花,夜课灯窗,应惯听、虬壶漏点”描绘了友人在夜晚读书、供佛、折梅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共同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只我亦、无憀语空中,有丽想、幽情画裙金线”结尾处,词人表达了自己在友人离去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同时流露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友人形象的赞美,通过“丽想”、“幽情”等词语,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洞仙歌》通过对离别与重逢、友情与艺术、生活情趣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在离别之后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早发潼关道,微风动林木。
长峡百里去,我行正仆仆。
大风变顷刻,万里惨以逐。
树杪闻过沙,何须问平陆。
我口不可开,我身只匍匐。
挽车两少年,行行亦长哭。
云是阌乡人,先世有官禄。
县官急边粮,十户九逃伏。
里长利赂钱,我故苦独速。
太平作男儿,庸调天亦福。
所恨身不长,筋力易羸蹙。
母寡已十年,萧条但空椟。
有田不得耕,有事在忽倏。
近岁严转输,使者日三复。
迢迢百里途,如历经纬轴。
我喉亢如火,我行迅如䎘。
吏来督我行,跃马恨不骛。
使者讨押钱,鞭挞褫我服。
我冤向孰陈,我泪向天瀑。
语终心益伤,声吞色犹恧。
我感少年语,涕泪泫如漉。
皇明百年来,万姓各安育。
草木亦有滋,少年尔曷蹙。
匈奴二三载,骄气如鹯鹔。
主将小儿行,焉能办鍭镞。
尔居见尔难,不见九边族。
一夫八人管,剥削尽膏肉。
往者禁军出,人家无完畜。
膂力代出役,瘁敝内供谷。
土炕亦见夺,何况妻与仆。
此本亡赖子,亡命入军牍。
三帅皆诡随,安知有钤束。
少年尔莫苦,主上正恭穆。
行当致雍熙,边庭永安肃。
尔身当不劳,尔家亦永复。
少年感我言,再拜向天祝。
愿主万年寿,保我有饘粥。
愿民如春草,长养无践殰。
挽车向西去,气色犹睦睦。
《潼关早发》【明·康海】早发潼关道,微风动林木。长峡百里去,我行正仆仆。大风变顷刻,万里惨以逐。树杪闻过沙,何须问平陆。我口不可开,我身只匍匐。挽车两少年,行行亦长哭。云是阌乡人,先世有官禄。县官急边粮,十户九逃伏。里长利赂钱,我故苦独速。太平作男儿,庸调天亦福。所恨身不长,筋力易羸蹙。母寡已十年,萧条但空椟。有田不得耕,有事在忽倏。近岁严转输,使者日三复。迢迢百里途,如历经纬轴。我喉亢如火,我行迅如䎘。吏来督我行,跃马恨不骛。使者讨押钱,鞭挞褫我服。我冤向孰陈,我泪向天瀑。语终心益伤,声吞色犹恧。我感少年语,涕泪泫如漉。皇明百年来,万姓各安育。草木亦有滋,少年尔曷蹙。匈奴二三载,骄气如鹯鹔。主将小儿行,焉能办鍭镞。尔居见尔难,不见九边族。一夫八人管,剥削尽膏肉。往者禁军出,人家无完畜。膂力代出役,瘁敝内供谷。土炕亦见夺,何况妻与仆。此本亡赖子,亡命入军牍。三帅皆诡随,安知有钤束。少年尔莫苦,主上正恭穆。行当致雍熙,边庭永安肃。尔身当不劳,尔家亦永复。少年感我言,再拜向天祝。愿主万年寿,保我有饘粥。愿民如春草,长养无践殰。挽车向西去,气色犹睦睦。
https://shici.929r.com/shici/1Qi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