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好菩萨》
《好菩萨》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好菩萨,人中来。好菩萨,羊中来。

女娲弄土飞尘埃,洛阳楼阁非愿力。

众生业影空崔嵬,苾刍心不在法道,鲜衣美食何为哉。

好菩萨,人中来。好菩萨,羊中来。女娲弄土飞尘埃。

(0)
鉴赏

这首诗以“好菩萨”为主题,描绘了菩萨在人间和羊群中的形象,以及对女娲造人的神话进行了巧妙的引用。诗中充满了对菩萨慈悲与牺牲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含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好菩萨,人中来。好菩萨,羊中来。”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菩萨不仅在人类社会中显现,也在动物世界中体现其慈悲与救赎的力量。这种跨越物种的慈悲,使得菩萨的形象更加宏大而普遍。

“女娲弄土飞尘埃”,借用女娲造人的神话,将创造与救赎的概念融入其中,暗示菩萨如同女娲一般,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了新的生命,同时也净化了世间的一切苦难。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创世的敬畏,也表达了对菩萨超凡能力的赞美。

“洛阳楼阁非愿力”,这一句则转而对世俗的繁华进行了批判,指出那些高耸入云的楼阁并非由菩萨的愿力所建,而是人类欲望与权力的象征。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讽刺,也是对追求外在成就而非内在精神提升的警示。

“众生业影空崔嵬”,进一步揭示了世间众生因业力所形成的苦难与困惑,这些困扰如同山峰般高大,难以逾越。这句诗强调了菩萨对于众生苦难的关注与解决,以及通过慈悲与智慧引导众生解脱的重要性。

“苾刍心不在法道,鲜衣美食何为哉。”最后两句是对僧侣修行状态的反思。这里提到的“苾刍”指的是佛教僧侣,“法道”指的是佛法的正道。诗人质疑那些身着华丽衣物、享受美食的僧侣,如果他们的内心并未真正遵循佛法之道,那么他们所追求的物质享受又有何意义?这不仅是对当时某些僧侣生活态度的批评,也是对修行者内心纯净与实践佛法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菩萨形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对慈悲、智慧与精神追求的重视,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山歌·其八

自剪青丝打作条,亲手送郎将纸包。

如果郎心止不住,看侬结发不开交。

(0)

破墨台·其一

少时曾上策,作伴入春明。

添造凤楼手,经题雁塔名。

吉人占石介,君子重铜行。

三十年前友,提携谊匪轻。

(0)

再叠前韵·其四

天演由来是竞争,胜优败劣自然名。

人皆雕鹗横秋健,我是饩羊告夏正。

未扑俗尘登白社,欲医凡骨采黄精。

梦中旧侣来招手,羽化人间誓不生。

(0)

和福建西路观察使吴芝青留别原韵·其四

亦欲勤民亦治军,古来主将本斯文。

中天日月销兵气,古郡河山靖匪氛。

诗酒相将消暇日,雨霖既足趁归云。

他时我亦山中去,肯与苔岑共一群?

(0)

表弟谢汝铨有斐律宾之行,顺道过访·其二

老来舒倦眼,阅遍几沧桑。

梦寐家千里,栖迟水一方!

暮云归岫晚,春雨洗天光。

送汝乘风去,波澜叹望洋!

(0)

杨花五首,和沈琛笙大使原韵·其二

雒马斑骓系可怜,者番风信记年年。

官梅动兴闻歌咏,人柳承恩自起眠。

梦去芙蓉曾作镜,飞来榆荚亦名钱。

如何我独飘蓬转,绾雪随风化碧烟?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