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来登千仞峰,身同飞鸟思无穷。
五花墩树归江上,百雉城楼表粤中。
古戍岚烟浮近郭,夕阳萧鼓动悲风。
望仙山下草空绿,不是仙人纡玉葱。
初夏来登千仞峰,身同飞鸟思无穷。
五花墩树归江上,百雉城楼表粤中。
古戍岚烟浮近郭,夕阳萧鼓动悲风。
望仙山下草空绿,不是仙人纡玉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夏时节登临千仞峰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思绪。首联“初夏来登千仞峰,身同飞鸟思无穷”,以“初夏”点明季节,以“千仞峰”展现山之高峻,诗人仿佛化身为翱翔的飞鸟,思绪无限延伸,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广阔。
颔联“五花墩树归江上,百雉城楼表粤中”,通过“五花墩树”与“百雉城楼”的描绘,展现了山下的自然风光与城市风貌,暗示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与对家乡的思念。其中,“五花墩树”可能是指五彩斑斓的树木,而“百雉城楼”则形象地描绘了粤中(今广东)城市的雄伟壮观。
颈联“古戍岚烟浮近郭,夕阳萧鼓动悲风”,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氛围。古戍边防的烽火台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夕阳西下,萧瑟的鼓声与悲凉的风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凄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尾联“望仙山下草空绿,不是仙人纡玉葱”,以“望仙山”为背景,描绘了一片绿草如茵的景象,但“不是仙人纡玉葱”一句,似乎在暗示诗人并未找到心中的仙境或理想中的美好,流露出一丝失落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壮美山河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有唐三百年,贤相六七作。
伟哉陆宣公,忠烈宏烜赫。
奏书数百篇,千载焕丹雘。
郁郁王佐才,渊渊洙泗学。
溥施经济功,历吐匡君略。
惜哉生不辰,乃致身遭阨。
温其玉无瑕,粹然金有烁。
我观唐室中,国步实再愕。
颇于艰难际,获睹二三策。
君心变安危,臣志惟謇谔。
忠良世无几,谀佞日累百。
究竟谁为功,忽弃遗草泽。
但馀青史中,英论辉简册。
高风凛如在,开卷知吾获。
长歌思古人,泫然清泪落。
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颜。
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
亨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
此道圣朝如不坠,疏封宜在立谭间。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