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在床头注未成,晦庵往矣与谁评。
深衣静对山逾好,语录重抄眼尚明。
春晚有诗供杖屦,日长无事乐锄耕。
家风终与常人别,只听芭蕉滴雨声。
易在床头注未成,晦庵往矣与谁评。
深衣静对山逾好,语录重抄眼尚明。
春晚有诗供杖屦,日长无事乐锄耕。
家风终与常人别,只听芭蕉滴雨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过李季子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易在床头注未成,晦庵往矣与谁评。" 这两句描写诗人在清晨即起,开始阅读书籍,但随着时间流逝,夜幕降临,仿佛在询问自己是否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学业追求。
"深衣静对山逾好,语录重抄眼尚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书籍知识的渴望。深衣可能指的是夜色渐浓或是简单的衣着,而“静对山”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大自然的向往。
"春晚有诗供杖屦,日长无事乐锄耕。" 这两句描写了春天夜晚时分,诗人创作诗歌以自娱,同时也表达出在悠长的夏日里,无所事事地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
"家风终与常人别,只听芭蕉滴雨声。" 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家族传统和个人理念的坚持,以及对独特生活体验的珍视。在细雨中聆听芭蕉叶间滴水之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感的享受,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众不同的高洁。
整首诗通过平实淡雅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在山林间追求学问、享受独特生活体验的隐逸形象,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