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里隆》
《七里隆》全文
明 / 文林   形式: 古风

青山慊吾意,舟子莫余违。

言兹隆中游,兀坐敞舷扉。

须臾来万状,云水镇依依。

俨居方池中,四面单翠帏。

偃仰断且续,高下堕还飞。

插天蔽星斗,伏地堪渔矶。

平平罗几案,整整列鼓旗。

大将坐横剑,万马纷而驰。

呀然散不收,忽合如长围。

如行图画中,而罔笔墨畦。

平生跌宕怀,老大丘壑姿。

不图行役地,乃与胜境期。

惜哉南北人,安得久于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以青山为背景,通过舟子的视角,展现了七里隆的壮丽景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想象,将自然景观与军事场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神秘的氛围。

首句“青山慊吾意”,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的喜爱之情,青山仿佛理解了他的心意。接着,“舟子莫余违”则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乘舟游览的情景,希望舟子不要打扰他欣赏美景的心境。

“言兹隆中游,兀坐敞舷扉”描述了诗人坐在船头,面对着隆中的景象,心情宁静,打开了船窗,让自然风光尽收眼底。接下来的“须臾来万状,云水镇依依”描绘了云水在风中变化万千,但始终与船相伴,给人以宁静之感。

“俨居方池中,四面单翠帏”则将视线转向船内,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包围之中,四周是翠绿的帷幕,营造出一种隐秘而宁静的空间感。“偃仰断且续,高下堕还飞”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云水的流动与变化,既有断续的节奏感,又有上下翻飞的灵动。

“插天蔽星斗,伏地堪渔矶”进一步描绘了云水的高远与广阔,它们似乎可以遮蔽天空中的星辰,同时又低垂到地面,成为钓鱼的佳处。接下来的“平平罗几案,整整列鼓旗”则将这种自然景象与军事元素相结合,仿佛在一片平静的水域上,摆放着整齐的桌案和排列的旗帜,暗示着某种秩序与力量的存在。

“大将坐横剑,万马纷而驰”则通过比喻,将云水的流动比作大将横剑指挥千军万马,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随后的“呀然散不收,忽合如长围”则描绘了云水在风的作用下,时而分散,时而聚合,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循环之美。

“如行图画中,而罔笔墨畦”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叹,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中,却找不到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纯粹与真实。

最后,“平生跌宕怀,老大丘壑姿。不图行役地,乃与胜境期”表达了诗人平生的豪放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即使在旅途中也能遇到如此美妙的风景,让他感到惊喜和满足。

“惜哉南北人,安得久于斯”则流露出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之情,感叹自己作为南北之人,难以长久停留于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文林
朝代:明

(1445—1499)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宗儒。文洪子。成化八年进士。历知永嘉、博平二县,迁南京太仆寺丞。建言时政十四事。告归数年,复起知温州府,卒于官。学问该博,尤精于易数。作诗文明畅不蹈袭。有《琅琊漫抄》、《文温州诗》。
猜你喜欢

奉和随王殿下诗 六

念深冲照广。
业阐清化玄。
端仪穆金殿。
敷教藻琼莚。
船湛轻帷蔼。
磬转芳风旋。
卷辔栖道树。
方津棹法舷。
归兴凭大造。
昭涂良易筌。

(0)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0)

杂咏 镜台

玲珑类丹槛。
苕亭似玄阙。
对凤悬清冰。
垂御览作乘。
龙挂明月。
照粉拂红妆。
插花理云发。
玉颜徒自见。
常畏君情歇。

(0)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 一

神理内寂。
机象外融。
遗情汾水。
垂冕鸿宫。
树以司牧。
匪我求蒙。
徒勤日用。
谁契玄功。

(0)

齐雩祭歌 白帝 一

帝说于兑。
执矩固司藏。
百川收潦。
精景应金方。

(0)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