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长亭到会稽,危峰峭壁与云齐。
麦畦饱雨农家急,松壑回风野路迷。
禹穴神龙千载镇,越台山鸟暮春啼。
客衣尘土翛然净,更欲乘流访剡溪。
七十长亭到会稽,危峰峭壁与云齐。
麦畦饱雨农家急,松壑回风野路迷。
禹穴神龙千载镇,越台山鸟暮春啼。
客衣尘土翛然净,更欲乘流访剡溪。
这首元代诗人周伯琦的《二月廿六日到会稽》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七十长亭到会稽”,以夸张的手法写出旅程的遥远,暗示了诗人对目的地的期待。接下来的“危峰峭壁与云齐”描绘了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险峻的山峰直插云霄,给人以视觉冲击。
“麦畦饱雨农家急”展现了雨后农田的生机勃勃,农人们忙碌的身影,体现了生活的烟火气。而“松壑回风野路迷”则转而描绘了山间清风和蜿蜒的山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禹穴神龙千载镇”借古迹表达了历史的厚重感,神龙象征着古老传说和神秘力量,而“越台山鸟暮春啼”则以山鸟的鸣叫为背景,增添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最后,“客衣尘土翛然净,更欲乘流访剡溪”写诗人旅途劳顿之后,身心得以净化,意欲继续前行,探访剡溪,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旅途的景色、人文与历史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对会稽之地的深深热爱和探索之志。
大本忠与孝,大伦君与亲。
君亲本一致,忠孝非两人。
于惟先哲王,见道亦以真。
大书忠孝字,训饬何谆谆。
辽鹤去不返,手泽常如新。
囊封遗一使,千里来吾秦。
再玩复再拜,披读惊心神。
省躬诚不暇,佩服当书绅。
愿言保终始,树德崇彝伦。
天道一元会,默运无穷极。
四时自成岁,至诚以无息。
声臭不可闻,但见苍苍色。
福善与祸淫,应感无差忒。
所安在人爵,所贵在天德。
深居读周易,精微端可测。
畏天乃君子,忠慎期自克。
兢兢复战战,于焉保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