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落金瓶信不通,云山渺渺暗丹枫。
轻罗露湿鸳鸯冷,闲听长宵嘹唳鸿。
井落金瓶信不通,云山渺渺暗丹枫。
轻罗露湿鸳鸯冷,闲听长宵嘹唳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远离尘嚣的静谧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云山雾绕、枫叶深红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幽的氛围。
首句“井落金瓶信不通”,以“金瓶”象征传递消息的工具,却“信不通”,暗示了与外界的隔绝,营造出一种孤独感。接着,“云山渺渺暗丹枫”一句,通过“云山渺渺”展现广阔无垠的景象,而“暗丹枫”则以暗喻的手法,描绘出深秋枫叶的红艳,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的深度。
“轻罗露湿鸳鸯冷”一句,将视线转向更为细腻的情感层面。轻柔的罗纱被露水打湿,鸳鸯似乎也感受到了寒冷,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隐含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和对温暖的渴望。“闲听长宵嘹唳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夜晚的寂静中,鸿雁的叫声显得格外悠长,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别绪,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驱车上崇冈,紫阳何崔嵬。
石壁倚万尺,悲风日夕来。
吹彼兰蕙花,馨香莽以摧。
哲人昔遁世,结茅兹山隈。
微言破万象,精灵遍九垓。
山鬼夜不至,天门白日开。
玄风忽已邈,流光照高台。
不见松与梓,唯见蒿与莱。
浮云黯以寂,泠泠山泉回。
俯仰长太息,千载有余哀。
寄谢山中人,漱石扫莓苔。
他日息吾轸,晞发信悠哉。
谢榛吾党彦,轗轲京华陌。
黄金自不留,朱颜亦已掷。
韦布岂尽愚,咄嗟名士籍。
握手金闺人,中情多所适。
目若营俦匹,踯躅难自释。
倒屣公卿前,将须坐其席。
冠盖罗长衢,染翰日相索。
遂令清庙音,乃在褐衣客。
一出游燕篇,流俗忽复易。
还顾望鹿门,矫矫青云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