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卧病作二首·其二》
《卧病作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闲情已觉钓非钓,末路久居才不才。

烛武本非食肉相,无盐亦被入宫猜。

雍容佩玉身难置,驰骋兵戈心又灰。

击剑读书堪自笑,昨非今是好归来。

(0)
鉴赏

此诗《卧病作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唐顺之创作,通过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闲情已觉钓非钓”,诗人以钓鱼为喻,表达出在闲适生活中,对于过往追求的反思与自我认知的变化。钓鱼并非真正的目的,而是内心寻求平静与解脱的一种方式。接下来,“末路久居才不才”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与命运的审视,即使身处困境,也不再强求或自我怀疑,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烛武本非食肉相,无盐亦被入宫猜”两句运用典故,烛武原本并不适合担任宰相之职,而无盐则是历史上著名的丑女,却因容貌不佳而被猜疑。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与外貌的反思,以及对社会评价标准的质疑。

“雍容佩玉身难置,驰骋兵戈心又灰”描绘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雍容华贵的外表与佩玉象征着高雅与尊贵,但身处动荡的时代,这些都显得难以实现。驰骋兵戈的心境,既是对战争残酷的感慨,也是对个人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

最后,“击剑读书堪自笑,昨非今是好归来”两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回顾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暗示了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成长。击剑与读书,既是技艺的磨练,也是智慧的积累,面对过去的错误与现在的正确,诗人选择以微笑面对,表示愿意回归到更加真实与自在的生活状态中。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自我反省与对人生价值的探索,语言含蓄而富有哲思,体现了唐顺之作为明代文人的独特风采。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闻诏从侍养之请

十年七疏为亲辞,始荷天恩遂我私。

敢谓孝诚真恳切,故知仁闵不遐遗。

孤鸿偶与风云际,寸草仍沾雨露滋。

独对青山还点易,何时定是报君时。

(0)

松风阁夜宿

不宿山中已二年,老僧还话二年前。

戏移片石真奇迹,笑却千金是隐缘。

半夜未眠泉远滴,四山无籁月孤悬。

明朝更与王山长,点易台端望海天。

(0)

夏吏部于中以谏除名访予里第予避暑山中闻而赋此

南归吏部一方巾,冉水东头访病人。

万里孤槎浮海梦,片言九死报君身。

风从远道来应好,暑向深山避却真。

从此著书应满室,草堂深闭楚江春。

(0)

答陈宪使文鸣过访不遇

黄梅雨过绿秧齐,日向山庄路不迷。

万里仙槎还海上,十年清梦几湖西。

太行碑刻看新打,岳麓书签忆旧题。

谢客也知非此客,却教泉酿负蒸藜。

(0)

慧山书院十五咏·其八吟松个

风来松有声,洒洒当左个。

我吟本无心,松亦何心和。

(0)

冉泾书院十二咏·其三燕居亭

客退解冠裳,坐我北轩下。

我铭揭西楹,时时一瞻顾。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