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庵茅屋白云深,坐待丹砂欲变金。
谁信庵中人不睡,满池春水听龙吟。
一庵茅屋白云深,坐待丹砂欲变金。
谁信庵中人不睡,满池春水听龙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图景。诗人王庭圭以“一庵茅屋白云深”开篇,巧妙地将庵屋与白云相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坐待丹砂欲变金”一句,既暗示了庵中人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思想,也暗含着对内心修炼、精神升华的向往。
“谁信庵中人不睡”,这一句转折,引出庵中人的独特生活方式——“满池春水听龙吟”。这里的“龙吟”不仅指自然界的声音,更象征着庵中人内心的觉醒和对宇宙奥秘的倾听。整首诗通过对比庵中人与外界的差异,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白云深”、“丹砂变金”、“龙吟”等,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长夏园林白昼闲,高轩留客雨漫山。
倾壶竹叶沉沉绿,落树杨梅颗颗殷。
槛外新荷摇水佩,檐前弱柳舞风鬟。
醉来带月浮舟去,忘却尘埃世路艰。
阳和煦九畹,晴芬溢青兰。
潜姿发玄麝,幽蘤凝紫檀。
绿萝托芳邻,白谷挹高寒。
玄圣未成调,湘累久长叹。
菉葹虽外蔽,贞洁终能完。
岂知生平心,卒获君子观。
杂以青瑶芝,承以白玉槃。
灵风晓方荐,清露夜初漙。
此时不见知,骈罗混荒菅。
春风桃杏华,烂若霞绮攒。
徒媚夸毗子,千金买歌欢。
弃之不彼即,要使中心安。
愿结美人佩,把玩日忘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