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十三》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十三》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腾腾兀兀步迟迟,兆朕消磨只自知。

龙猛金膏虽未作,孙登土窟且相宜。

薜萝山帔偏能?,橡栗年粮亦且支。

已得真人好消息,人间天上更无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心境。

“腾腾兀兀步迟迟”,“兆朕消磨只自知”两句,形象地展现了隐者在山中漫步时那悠然自得的状态。这里的“腾腾兀兀”四个字传达了一种从容不迫、无拘无束的情感,而“兆朕消磨只自知”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心知肚明,不需要外界的干涉或评价。

“龙猛金膏虽未作,孙登土窟且相宜”两句,通过提及古代名医与隐者的故事,暗示诗人虽然没有像龙猛那样精通医药,也不似孙登那般生活在简陋的土窟中,但自己的山居生活同样适合自己,这里体现了对自我选择的肯定和满足。

“薜萝山帔偏能?”一句,通过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的简单生活方式是否能够持续下去的思考,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未来的期待或担忧。

“橡栗年粮亦且支”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以自然资源为食物来源的自给自足生活,通过“橡栗”作为粮食的形象,传递了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存状态。

最后,“已得真人好消息,人间天上更无疑”两句,表达了诗人已经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和解脱,这里的“真人”指的是道家中的仙人或修炼者,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诗人对于现世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无忧无虑。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和自然景物,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黄杨山

石牙初豁转成含,近顶如脐著一庵。

谷口进来三万丈,数株松柏似江南。

(0)

十六夜宿叶坊玩月

昨照桥中阁,今辉驿口沙。

清光迷魍魉,冷晕呕虾䗫。

与水浮诸海,将山碧一涯。

春风正司令,桂树暂停花。

(0)

醴陵道中风雨夜宿泗州寺次韵

风雨偏从险道尝,深泥没马陷车箱。

虚传鸟路通巴蜀,岂必羊肠在太行。

远渡渐看连暝色,晚霞会喜见朝阳。

水南昏黑投僧寺,还理羲编坐夜长。

(0)

秋兴二首·其一

秋来百虫号,各自悲其生。

物情尚有感,况乃骨肉情。

幽幽堂背花,岁晚雪色零。

忘忧更不忘,日夕忧思增。

嗟尔客游子,胡为常远行。

(0)

寄衣诗

情同牛女隔天河,又喜秋来得一过。

岁岁寄郎身上服,丝丝是妾手中梭。

剪声自觉和肠断,线脚那能抵泪多。

长短只依先去样,不知肥瘦近如何。

(0)

忆秦娥·其三美人腰

香罗幅。柳丝一尺围红玉。围红玉。

泥人入抱,刚刚如束。欠伸无力牵郎宿。

欲扶不得娇难掬。娇难掬。回身笑睨,怕他明烛。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