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原霜重俊鹰肥,一席归风路不迷。
林下会徒从雾合,海边停梵见潮低。
霜篮烹茗寻前圃,雨屐粘苔认故蹊。
知有诗魔未降伏,汤休日在碧云西。
晓原霜重俊鹰肥,一席归风路不迷。
林下会徒从雾合,海边停梵见潮低。
霜篮烹茗寻前圃,雨屐粘苔认故蹊。
知有诗魔未降伏,汤休日在碧云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季的早晨回返家园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
“晓原霜重俊鹰肥”一句,以鲜明的画面展示了清晨大地上的厚霜,连同翱翔于蓝天之上的雄鹰,也显得格外饱满。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充实与坚韧。
“一席归风路不迷”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途的心境,尽管旅途中可能会遇到风霜,但他内心的方向坚定,不会迷失。
接下来的“林下会徒从雾合,海边停梵见潮低”两句,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行走过程。林间的相遇和海边的停留,都伴随着自然界的变幻——薄雾和潮汐,这些都是诗人旅途中所感受到的景象。
“霜篮烹茗寻前圃,雨屐粘苔认故蹊”则是诗人对往昔生活场景的回忆。霜中的篮子里盛着的是可能是秋天收获的果实,而烹茗(煮茶叶)则是在寻找过去曾经种植过的园圃;雨后的屐迹粘在苔藓上,都是诗人对往昔足迹的认知,这些都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记忆的留恋。
最后,“知有诗魔未降伏,汤休日在碧云西”则显露出诗人的自信与期待。诗魔,或是指诗歌创作时灵感的到来,他知道自己还未能完全掌控这种灵感,因此他选择在碧云之西静心等待,这里既有诗人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也透露了对未来创作的无限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生活、自然与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
英英大冯君,雅志在千里。坎■不得前,而姑止于此。
出处虽两途,动静无二理。
燕坐三十年,初不离朝市。
了了方寸閒,湛然若秋水。
冯生适何来,眉目差可喜。
自云衣冠后,家破偶不死。
失身坑阱中,摇尾凡几祀。
遇者日千百,藐焉不一止。
忽逢盘谷翁,引手唯力致。
力极势未回,既出几复委。
不知何因缘,又入先生耳。
一见不忍遗,即命加冠履。
奴虏岂所安,推己乃知彼。
恻然动于中,弃金犹弃秕。
少属豺虎场,永谢泥与滓。
乞诗答盛德,此意良亦美。
顾我欲何言,一笑不如己。
先生世外人,于汝初何俟。
苟能肩一心,绮语奚足恃。
屈信固有时,此政在知己。
勿如越石父,以是骄晏子。
《冯生成之自燕归平阳赖寂照先生获脱奴役复齿士列将复归燕主吾友济夫来谒诗姑序其概以答云》【金·段成己】英英大冯君,雅志在千里。坎■不得前,而姑止于此。出处虽两途,动静无二理。燕坐三十年,初不离朝市。了了方寸閒,湛然若秋水。冯生适何来,眉目差可喜。自云衣冠后,家破偶不死。失身坑阱中,摇尾凡几祀。遇者日千百,藐焉不一止。忽逢盘谷翁,引手唯力致。力极势未回,既出几复委。不知何因缘,又入先生耳。一见不忍遗,即命加冠履。奴虏岂所安,推己乃知彼。恻然动于中,弃金犹弃秕。少属豺虎场,永谢泥与滓。乞诗答盛德,此意良亦美。顾我欲何言,一笑不如己。先生世外人,于汝初何俟。苟能肩一心,绮语奚足恃。屈信固有时,此政在知己。勿如越石父,以是骄晏子。
https://shici.929r.com/shici/m4yllF.html
幽人爱竹不吃笋,养得修篁个个长。
五月六月雨不落,千枝万枝风自凉。
苍雪逼人时展簟,翠涛惊梦午移床。
涓涓清润乌皮几,楚楚高搀薜荔墙。
密影扫阶敷琐碎,馀音拂水度笙簧。
孙枝迸地浑疑占,老节凌云色更苍。
三径旋开真得计,七贤避世故佯狂。
因怀梅友称三绝,却笑荷花似六郎。
白鹤归时云动荡,青鸾啸处夜微茫。
对之可使食无肉,衰矣空惭鬓有霜。
隐几无心开卷帙,捲帘随意炷炉香。
日中见斗瞻霄汉,月下吹箫引凤凰。
物外襟怀差可共,閒中滋味淡相忘。
不寻酒伴鸡豚社,误落诗名锦绣坊。
时复开樽排匼匝,每怜学子走?蹡。
兴来坐久无聊赖,老去频过也不妨。
他日成材惟汗简,于今触目尽琳琅。
振衣散策归来后,江路迢迢又夕阳。
《五月廿八日重过翠涛轩清坐终日薄暮而归赋此盖书所见也翠涛为竹而得名余不能无辞矣》【元·吕诚】幽人爱竹不吃笋,养得修篁个个长。五月六月雨不落,千枝万枝风自凉。苍雪逼人时展簟,翠涛惊梦午移床。涓涓清润乌皮几,楚楚高搀薜荔墙。密影扫阶敷琐碎,馀音拂水度笙簧。孙枝迸地浑疑占,老节凌云色更苍。三径旋开真得计,七贤避世故佯狂。因怀梅友称三绝,却笑荷花似六郎。白鹤归时云动荡,青鸾啸处夜微茫。对之可使食无肉,衰矣空惭鬓有霜。隐几无心开卷帙,捲帘随意炷炉香。日中见斗瞻霄汉,月下吹箫引凤凰。物外襟怀差可共,閒中滋味淡相忘。不寻酒伴鸡豚社,误落诗名锦绣坊。时复开樽排匼匝,每怜学子走?蹡。兴来坐久无聊赖,老去频过也不妨。他日成材惟汗简,于今触目尽琳琅。振衣散策归来后,江路迢迢又夕阳。
https://shici.929r.com/shici/TNJ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