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庭花春色暮。湘竹帘开,款款微风度。
莲沼欣将泉水注。未知山上泉来处。
把镜朝来私自觑。何事匆匆,苦要临邛去。
独拨盘香烟几缕。窗前鹦鹉閒无语。
落尽庭花春色暮。湘竹帘开,款款微风度。
莲沼欣将泉水注。未知山上泉来处。
把镜朝来私自觑。何事匆匆,苦要临邛去。
独拨盘香烟几缕。窗前鹦鹉閒无语。
这首《蝶恋花·春暮》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春末时节庭院中的景象,以及主人公内心细腻的情感波动。
“落尽庭花春色暮”,开篇即点明季节与时间,落花满地,春色已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湘竹帘开,款款微风度”,轻柔的微风吹过,湘竹帘轻轻摇曳,画面静谧而美好。接着,“莲沼欣将泉水注”一句,将目光转向庭院内的池塘,生动描绘了水注入莲花池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未知山上泉来处”,这一句引人遐想,山上之泉从何而来?是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还是某种隐喻?“把镜朝来私自觑”,主人公在清晨对着镜子审视自己,可能是对自我形象的反思,或是内心的自省。接下来,“何事匆匆,苦要临邛去”,表达了主人公急于前往临邛的心情,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情感纠葛,或许是追求爱情,或许是寻求解脱。
最后,“独拨盘香烟几缕,窗前鹦鹉閒无语”,通过描写独自拨弄香炉中散发的烟缕和窗前鹦鹉的沉默,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沉思的氛围。整个画面静谧而深邃,情感丰富而含蓄,展现了诗人对春暮时节独特感受的细腻捕捉与深刻表达。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