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用前韵自题六十一岁小像二首·其二》
《念奴娇.用前韵自题六十一岁小像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此翁六一,是追陪洛下,耆英时节。

少与浮荣多与健,马上飞腾休怯。

如意天花,官袍芳草,全与人殊别。

樊南遗事,西都士女能说。

应笑老去韦郎,玉箫安在,长忆人如月。

本领何关歌曲事,宛转渭城三叠。

一范临关,百坡照颍,朝士都心折。

清朝看镜,一痕霜在吴发。

(0)
鉴赏

这首词以"六一"自比,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在洛阳时期作为名流的回忆。他年轻时意气风发,不畏浮华,骑马驰骋,显示出豪迈的一面。"如意天花"和"官袍芳草"象征着他的仕途顺利和人格魅力。词中提到的"樊南遗事"和"西都士女能说",暗示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声望。

进入老年后,词人感叹自己不再拥有如韦郎般的才情,曾经的玉箫也已不在,只能怀念如月般美好的过去。他淡然看待歌谣之事,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如"宛转渭城三叠",表达了他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和自我陶醉。"一范临关,百坡照颖",借范仲淹和苏东坡的典故,展现了词人的文采和影响力,连朝士也为之倾倒。

最后,词人以"清朝看镜,一痕霜在吴发"作结,通过镜中的白发,形象地描绘出岁月的痕迹,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但不失为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文化修养。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投江西曾宪二首

诸贤皆在位,治效尚迟迟。
污吏未能去,明君若可欺。
外台天耳目,正士国根基。
既揽澄清辔,那无按察时。

(0)

挽沙溪项公苔湖居士

读书不成事,何恨老山林。
处世有容德,与人无诤心。
友于兄弟乐,惠彼里闾深。
细把丰碑读,怀贤泪满襟。

(0)

吴涧泉韩仲止二首

忍贫长傲世,风节似君稀。
死后女方嫁,峡中儿未归。
门人集诗藁,故卒服麻衣。
涧上梅花发,吟魂何处飞。

(0)

叶宗裔为令叔求竹山诗

一景分明似渭川,竹山堂好以人贤。
兰亭价为羲之重,岘首名因叔子传。
紫翠数峰长在眼,琅玕万个欲参天。
老夫身堕尘埃底,遥挹清风亦洒然。

(0)

豫章东湖避暑

行坐自徜徉,吟声绕屋梁。
晓烟滋柳色,晨露发荷香。
以我一心静,参他六月凉。
渊明知此意,高卧到羲皇。

(0)

渝江绿阴亭九日燕集

佳节重有感,人间行道难。
登高苦无地,把酒一凭栏。
山迥暮烟合,江空秋水寒。
沙头有鸂鶒,莫作鸳鸯看。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