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冤魂。
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
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冤魂。
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春申君》。诗中的意境和情感相当深刻,以下是对其内容的鉴赏。
首先,“烈士思酬国士恩”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忠诚于国家、报效家国之恩的怀念与赞颂。这句话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的忠义观,更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英杰事迹的无限崇敬。
接着,“春申谁与快冤魂”则是对历史上被不公正待遇、含冤而死的人物表示同情和惋惜。这里的“春申君”指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因权谋斗争而被害,成为千古佳话中的冤案之一。诗人借此表达对历史上类似遭遇者的哀痛和不平。
再看,“三千宾客总珠履”描绘的是一种盛大的宴会场景,其中“三千宾客”象征着无比的繁华与隆重,而“总珠履”则暗示了这些宾客脚下穿着的鞋子都用珍贵的珠玉装饰,显示出当时的奢侈和盛世。
最后,“欲使何人杀李园”这句诗则是对权谋斗争中无辜受害者的同情。李园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事件,这里的“杀”字表达了深刻的悲哀与愤懑,显示出诗人对于过往不公正历史事件的批判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英杰和冤案的回忆,以及对盛世宴会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它既是对英雄忠诚与悲剧命运的缅怀,也是对权谋斗争中弱者处境的一种同情和批判。
我歌子击筑,摧恻无乐音。
愿偕奏大吕,子瑟吾还琴。
大道旷且辟,岂曰荒山深?
猗兰亦可操,何如湘江吟?
良史不在辞,佳人不在貌。
深流能作澜,浅水自成淖。
明当并车辔,出城游西山。
其峻虽极天,有径应可攀。
俯视千鸟飞,不出眉睫间。
何况万虫蚁,菌蠢栖市寰。
泠然阊阖风,仙佩闻珊珊。
溪南迤斜畈,一折幽复深。
夹路桫椤香,惜非桃花林。
萧然遇野老,向风坐披襟。
有田种山药,茁苗如紫蔘。
自食差有馀,饱外无閒心。
杂树偶为花,绕屋多佳禽。
虽非魏晋遗,淳古已堪钦。
讽以招隐篇,疏籁浮遥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