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回叠嶂锁苍烟,綵笔留题几百年。
桂岭奇峰青翠兀,泐溪流水绿漪涟。
岩扉暗滴千寻雨,石径傍通一窦天。
寂寞断碑芳藓合,禅房云冷几人眠。
山回叠嶂锁苍烟,綵笔留题几百年。
桂岭奇峰青翠兀,泐溪流水绿漪涟。
岩扉暗滴千寻雨,石径傍通一窦天。
寂寞断碑芳藓合,禅房云冷几人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首联“山回叠嶂锁苍烟,彩笔留题几百年”以“山回叠嶂”和“苍烟”营造出一种深远而朦胧的意境,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古老的墨迹在石壁上静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接着,“桂岭奇峰青翠兀,泐溪流水绿漪涟”两句,通过“奇峰”、“绿漪”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生机与活力,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岩扉暗滴千寻雨,石径傍通一窦天”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清幽与宁静,雨水从岩石缝隙中滴落,石径旁似乎有一道通往天空的通道,充满了神秘与想象。最后,“寂寞断碑芳藓合,禅房云冷几人眠”以“断碑”和“芳藓”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禅房中的寂静与云冷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超脱生活状态的向往。
君不见邺中魏帝无宫殿,千秋遗瓦磨为砚。
墨客骚人空叹嗟,朱薨绮构谁曾见。
李君好古精鉴别,冬天拂拭开烟雪。
虚堂叩之哀玉昔,泥沙洗出黄金屑。
广州紫石鸲鹆眼,歙山龙尾何希罕。
濡藻光回星汉垂,蟠花背刻龟螭断。
共忆高台罗绮春,翠眉艳骨飞黄尘。
提携故物悲年代,感慨新章泣鬼神。
君不见临漳此物难复睹,河沉岸坼求者苦。
县人相传为赝古,呜呼日掘西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