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绳低建章》
《玉绳低建章》全文
唐 / 张仲素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迢迢玉绳下,芒彩正阑干。

稍复临鳷鹊,方疑近露寒。

微明连粉堞,的皪映仙盘。

横接河流照,低将夜色残。

天榆随影没,宫树与光攒。

遐想西垣客,长吟欲罢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éngjiànzhāng
táng / zhāngzhòng

tiáotiáoshéngxiàmángcǎizhènglángān
shāolínzhīquèfāngjìnhán

wēimíngliánfěndiédeyìngxiānpán
héngjiēliúzhàojiāngcán

tiānsuíyǐngméigōngshùguāngzǎn
xiáxiǎng西yuánchángyínnán

翻译
明亮的玉绳星渐渐低垂,光芒洒满栏杆。
靠近鳷鹊台,又怀疑是露水带来的寒意。
微弱的光线连接着城墙,明亮如仙盘在闪烁。
横跨河流照亮水面,低垂的光芒留住了夜晚的残影。
天边的榆树枝叶随着光影消失,宫中的树木与光芒交织在一起。
遥想西垣的游子,吟咏不止,难以停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宫苑景象。开篇“迢迢玉绳下,芒彩正阑干”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宫殿飞檐下的玉质装饰随风轻摇,以及夕阳余晖洒在宫墙上的情景,给人以柔和静谧的感觉。紧接着“稍复临鳷鹊,方疑近露寒”一句,则是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下方,看到树木间偶尔飞鸣的鸟儿,以及初秋夜晚微寒露水的氛围,表达了对深秋凉意的感受。

“微明连粉堞,的皪映仙盘”一句,描绘了一种朦胧月光下的景致,其中“粉堞”指的是宫墙,“仙盘”则是桌上的摆设,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的“横接河流照,低将夜色残”一句,则是描述了水面上月光与夜色的交织,以及时间在静谧中悄然滑过。

诗的后半部分,“天榆随影没,宫树与光攒”两句,通过对树木随着日影的消逝和宫中的光线变化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转和自然界的相互影响。最后“遐想西垣客,长吟欲罢难”一句,则是诗人在深夜中,思念远方的游子,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不尽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宫苑秋夜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

作者介绍
张仲素

张仲素
朝代:唐   字:绘之   籍贯:符离(今安徽宿州)   生辰:约769~819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猜你喜欢

过堂迂路登三学山李八百仙人道场

失脚尘土窄,谒归旬朔暂。
迂径款名山,攀险得幽习。
平川开霭杳,长江远疏散。
驱车松柏阴,关户见日淡。
楼居规制古,殿壁丹青暗。
仙翁李八百,曾举陟霄汉。
遗迹古未陈,见我若笑粲。
灵液喷幽嵒,枯楠茁新干。
黄冠肃延劳,绿茗劝浇灌。
饥肠殷雷蛰,尘虑忽冰泮。
碑阅唐隶遒,诗为处士欢。
三生学精苦,一日升汗漫。
我岂无宿营缘,心犹悯世难。
思见甲兵洗,永自氈毳悍。
王度式金玉,民劳拔涂炭。
倏然一儒腐,不自省疏缓。
强令事驰驱,终觉窘羁绊。
何当脱屣去,吒迹烟霞伴。
宫洞吟步虚,丹经严静观。
太初以为邻,巧历那可算。
松风天未来,为我发永欢。

(0)

和冯洁已节夜见过二首

我生恨不际休嘉,浩荡忧思未有涯。
书剑伴人常作客,氍毹暖梦暂还家。
葭灰渐喜回阳律,麦陇时须润雪花。
休沐许宽书檄绕,静中较似日长些。

(0)

郡事多冗命绳翁拉彦翔则明德素游赵园彦翔归

战氛塞蚕丛国,决策下胜峰山。
避地客江湖久,著书无顷刻间。

(0)

和彦威纪事二首

久戍兵残将亦骄,幸时轇轕与民仇。
边关撤警久阶厉,甲胄弃残尤误谋。
淮浦方期三就绪,王官忍赋四宜休。
江城永夜欹寒枕,数尽残更有几筹。

(0)

华阳慰授代喜成二首

唱第八年八,折腰三考书。
上官容我拙,朴学与时疏。
冷落随阳雁,蹒跚上竹鱼。
平生经世志,穷达岂关渠。

(0)

内机知府郎官再和示教清拔遒美手不能置用韵

新诗后敌鲍参军,结字欧虞瞠后尘。
我亦平生远俗嗜,与君交似醉阳春。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