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客挥毫倚玉骢,西园今夕正秋风。
关山一赋秦城上,砧杵千声汉苑中。
歌后新凉生觱篥,尊前清露滴梧桐。
庾公此兴应非浅,月下何人赋最工。
醉客挥毫倚玉骢,西园今夕正秋风。
关山一赋秦城上,砧杵千声汉苑中。
歌后新凉生觱篥,尊前清露滴梧桐。
庾公此兴应非浅,月下何人赋最工。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在方侍御宅邸聚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月光下的欢聚之乐。首联“醉客挥毫倚玉骢,西园今夕正秋风”以动态的画面开篇,醉酒的宾客挥舞着笔墨,倚靠在骏马旁,此时的西园正值秋风送爽,营造出一种豪放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
颔联“关山一赋秦城上,砧杵千声汉苑中”运用对比手法,将古代边塞的壮丽景色与汉代宫廷的热闹景象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体现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感慨。
颈联“歌后新凉生觱篥,尊前清露滴梧桐”则转向了当下,描绘了聚会后的场景:歌声渐歇,夜风带来一丝凉意,觱篥声悠扬,清露滴落在梧桐叶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聚会即将结束的意味。
尾联“庾公此兴应非浅,月下何人赋最工”以庾信的典故,表达了对聚会中诗才的赞赏与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以及对月下赋诗者的期待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结构,不仅展现了中秋佳节的团圆与欢乐,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许,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南平县北重阳至,强起登高风雨朝。
乌帽黄花修旧事,风流人物忆前朝。
东南形胜山川固,闽粤衣冠气象饶。
千树早霜寒自积,一潭秋水澹相摇。
汉王俎豆还宫庙,刘守勋名已寂寥。
群盗檄书随处满,万方兵甲几时销。
年荒白昼三军噪,日远黄堂五马骄。
病后故人俱杳莫,幸然胜事不萧条。
人兼邺下何须避,谊重淮南定见招。
青眼岂辞鹦鹉盏,白袍更上木兰桡。
四贤道近源流断,双剑龙潜岁月遥。
桂树丛生江草长,不妨志士遁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