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西再逢周琏》
《江西再逢周琏》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六七年不见,相逢鬓已苍。

交情终淡薄,诗语更清狂。

未得丹霄便,依前四壁荒。

但令吾道在,晚达亦何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西zàiféngzhōuliǎn
táng / guànxiū

liùniánjiànxiāngféngbìncāng
jiāoqíngzhōngdànbáoshīgèngqīngkuáng

wèidānxiāo便biànqiánhuāng
dànlìngdàozàiwǎnfáng

翻译
多年未见,重逢时已两鬓斑白。
友情逐渐变淡,诗篇却更加放纵豪放。
未能直上青云,依旧身处简陋的环境。
只要我的信念犹在,晚年得志又何妨。
注释
六七年:多年。
鬓已苍:两鬓斑白。
交情:友情。
淡薄:逐渐变淡。
诗语:诗篇。
清狂:放纵豪放。
丹霄:青云。
四壁荒:简陋的环境。
吾道:我的信念。
晚达:晚年得志。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表达了久别重逢时的感慨与淡泊之情。开篇“六七年不见,相逢鬓已苍”两句描绘出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情景,通过头发斑白这一生理变化,传达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的衰老。

接下来的“交情终淡薄,诗语更清狂”则表明尽管世间的友情或已变得淡漠,但诗人心中的激情依旧如故,甚至因世事的冷漠而更加纯粹和高扬。这里,“清狂”一词形容诗人的豪放不羁,与“交情终淡薄”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句“未得丹霄便,依前四壁荒”表达了诗人对道法修炼、求仙问道的渴望与无奈。尽管还未能达到心中的理想境界,但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空间。

最后,“但令吾道在,晚达亦何妨”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他认为只要内心的追求不变,即便外界的认可来得迟缓,也无需过于计较。这里,“吾道”指的是诗人坚持的艺术和精神追求,而“晚达”则表明即使名声未能早日显露,也不是什么大碍。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理想与时间流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送人还碧莲峰听琴诗卷

东海有别鹤,孤飞白云端。

五里一返顾,十里一盘桓。

盘桓向何所,乃在碧莲山。

上有千岁松,下有幽涧泉。

灵飙振逸响,宫商自相宣。

眷此冥栖士,抱琴松下弹。

一弹白雪操,再弹猗兰篇。

泠然太古调,不在指与弦。

别鹤眇千载,此意无人传。

安得跨黄鹄,相从凌紫烟。

(0)

题墨竹

娟娟盈尺素,谁写凌云姿。

长梢拂霄汉,群凤来参差。

坡仙久已往,湖州不复追。

高公有清致,醉墨何淋漓。

(0)

清明有感

春水初生芹吐芽,柳绵飞雪满澄沙。

竹鸡乱语桑蹊暗,野雉低飞麦陇斜。

风散纸钱人上冢,雨昏乔木客还家。

太平有象真堪咏,一幅青帘傍杏花。

(0)

叩马图

商家社稷垂年久,如何竟落独夫手。

妖姬一宠四海毒,犬马纷纷鹿台走。

周侯神圣天命新,渭滨晚起钓璜臣。

旌旗东指盟津野,朝歌王气空沉沦。

兄弟辽海古墨胎,数言马首惊风雷。

君臣义分固如此,天意丧殷谁能回。

归来怀义腹应饱,周粟无食可终老。

首阳山暖蕨薇甘,想见形容不枯槁。

黄河水浑难濯缨,世贤岂待文王兴。

一穷直与天地并,景公千驷鸿毛轻。

披图一见长太息,习习清风生几席。

衣冠俨若见仪刑,贪夫而廉懦夫立。

(0)

次瑶攴石望鞋山

舟移瑶攴下,遥望石如屣。

舟人云是大姑娘,一掬弓弯曾堕此。

吾闻古有巨人迹,姜嫄履之生后稷,神灵奇踪此其一。

水仙罗袜凌波轻,安取盘囷如此石。

又闻大禹乘四载,浚川来经彭蠡滨,遗此表徵千万春。

江神呵禁畴敢登,偶一践踏风雷惊。

导河自昆崙,砥柱碣石壮本根。

瞿塘滟滪堆,舟航不敢争飞奔。

长江钜石天意存,此其小者疑屣云。

君不见小姑健儿女将军,剑峰屹立当海门。

(0)

题倪元镇画

平生泉石共襟期,身后园林失旧姿。

最是令人久相念,诗中图画画中诗。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