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荦群山兀海隅,芬川蔚有吉人居。
施仁一念周乡井,称善同声溢里闾。
教子垂芳心有待,荣亲养老意何如。
貤恩漫尔撑门户,肯负当年一束书。
确荦群山兀海隅,芬川蔚有吉人居。
施仁一念周乡井,称善同声溢里闾。
教子垂芳心有待,荣亲养老意何如。
貤恩漫尔撑门户,肯负当年一束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和谐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与民风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确荦群山兀海隅,芬川蔚有吉人居。” 这两句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海相连、生机勃勃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对居住于此的人们生活幸福状态的肯定。
“施仁一念周乡井,称善同声溢里闾。” 这两句则转向社会和谐与道德修养,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心怀仁德,互相尊敬,共同颂扬美好,这种精神氛围弥漫于每个村落的巷弄之间。
“教子垂芳心有待,荣亲养老意何如。” 这两句聚焦于家庭教育和孝道,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后代教育的期望,以及对父母赡养之深切情怀。
最后,“貤恩漫尔撑门户,肯负当年一束书。” 则似乎是诗人自己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或许曾有过学子时代的辛勤与憧憬,这里“一束书”象征着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的传承。
总体而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社会和谐、家庭教育和个人情怀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生活图景,彰显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危峰削玉插晴空,淋漓秀色含鸿濛。
世间万物有时易,惟有青山今古同。
隐君山下营茅屋,烟霞笑傲逃尘俗。
日长心境鹤俱閒,自扫白云松下宿。
溪头觅句行迟迟,童子囊琴归竹篱。
猗兰调古少人听,等閒何处寻钟期。
有客附书至,封识墨尚新。
展读笑良久,劝我归及辰。
我岂不汝怀,爱此泉石邻。
官事亦既简,又多素心人。
刘生书满家,扬叟酒味醇。
而况俱好客,有假眉不颦。
缅思霄壤间,实与逆旅均。
焉往非寄寓,奚必家园亲。
置书桃笙底,且复乐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