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不同谋,相看已漏泄。
都来只三人,證龟却成鳖。者也之乎,无为寂灭。
养家一般,道路各别。别不别,掉棒打落天边月。
六耳不同谋,相看已漏泄。
都来只三人,證龟却成鳖。者也之乎,无为寂灭。
养家一般,道路各别。别不别,掉棒打落天边月。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梵琮所作的《三教图赞》中的片段,主要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对佛教、儒家和道家三教进行了独特的诠释。"六耳不同谋"暗示了三教各有其独立的思想体系,难以相互融合;"相看已漏泄"则表示各自的教义在交流中难免有所透露。"证龟成鳖"形象地说明了即使只有三者,互相验证也可能产生误解。"者也之乎"暗指儒家的语言特点,"无为寂灭"则指向道家的无为而治和道教追求的超脱境界。"养家一般,道路各别"意味着虽然目标相似,但实践路径各异。最后两句"别不别,掉棒打落天边月"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三教之间的区别,同时也寓言了各自追求真理的独特方式。
整体上,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三教并存且各有特色的理解,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对多元思想的包容与尊重。
试上山亭,好一览、天容海色。
浑便似、置身高处,玉楼晶阙。
翘首烟霄尘埃外,步虚环佩仙宫侧。
有江心、双塔峙中川,干云出。金波射,罗浮月。
银涛涌,昆仑雪。叹英雄淘浪,潮声呜咽。
挂采孤峰时隐现,灵昆一点争明灭。
倩铜琶、唱出大江东,鸣弦绝。
絮言瓜果,正人间、儿女祝双星渡。
缘底聘钱偿未有,分在河东西住。
帝子风流,仙郎眷注,此事安调处。
翩兮骑凤,者回虽别仍聚。
为问洞府千年,桃开几度,瞬隔红尘古。
一岁一番来一会,会也组成愁绪。
织固无心,耕难合耦,那得华容驻。
洞房花烛,愿公头白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