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远树江南信,玉箸先随玉管挥。
一病经春残豆蔻,乱红如雨怅芳菲。
光同满月疑星入,晕学丹霞有鹜飞。
帐殿却愁生会面,烦君犹辩是耶非。
淮南远树江南信,玉箸先随玉管挥。
一病经春残豆蔻,乱红如雨怅芳菲。
光同满月疑星入,晕学丹霞有鹜飞。
帐殿却愁生会面,烦君犹辩是耶非。
这首明代诗人侯一元的《朱射陂闺人限韵》描绘了一幅江南闺中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画面。首句“淮南远树江南信”以淮南与江南的地理距离,暗示了信息传递的艰难,也寓含着闺中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次句“玉箸先随玉管挥”通过比喻,写女子用玉制的筷子(可能指笔)蘸着泪水,写下书信,表达了她的愁思。
“一病经春残豆蔻”描绘了女子因思念而憔悴,春天过去,豆蔻花凋零,暗喻青春易逝,情感无处寄托。接下来“乱红如雨怅芳菲”进一步渲染了落花纷飞的场景,烘托出女子面对春光流逝、芳菲不再的无奈和哀伤。
“光同满月疑星入,晕学丹霞有鹜飞”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月光如星落入,晚霞如鸭群飞翔,营造出梦幻般的景象,寄托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幻想。
最后两句“帐殿却愁生会面,烦君犹辩是耶非”,女子在想象中与亲人重逢,却又担心这只是梦境,希望有人能分辨这是否真实,表达了她深深的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细腻,借景抒情,展现了闺中女子的孤独与期待,具有浓郁的诗意和情感深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