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边城客,闲门两度春。
莺花深院雨,书剑满床尘。
紫阁期终负,青云道未伸。
犹怜陶靖节,诗酒每相亲。
一作边城客,闲门两度春。
莺花深院雨,书剑满床尘。
紫阁期终负,青云道未伸。
犹怜陶靖节,诗酒每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之地的孤独与淡漠,诗人在闲适的门前已经见证了两次春天的变迁。莺花深藏于院中,而细雨也将其洗涤,使得书案上剑鞘都积满尘埃。这反映出诗人的寂寞与时间的流逝。他内心对远方紫阁之期的渴望,和对那未曾到达的青云之道的向往,都如同负重难行。诗人还表达了他对陶靖节(即陶渊明)的怜悯,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高士,以其超脱世俗、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著称。而“诗酒每相亲”则透露出诗人自己也喜欢通过吟诵诗歌与饮酒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寄托。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美景、古代高士生活理想的向往。
笔床药灶趁霜晴,闲向山中乐宦情。
亭傍疏林看石坐,径穿幽洞绕溪行。
雁来红叶我容老,御爱黄花晚节清。
烟澹凤城门欲掩,夕阳归路竹兜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