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
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
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
帘捲榕阴暮合,万家香霭溟濛。年光冉冉逐飞鸿。
叹雨迹云踪。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
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
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
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
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
帘捲榕阴暮合,万家香霭溟濛。年光冉冉逐飞鸿。
叹雨迹云踪。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
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
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这首宋词描绘了长乐台上晚望的景象,以荔子、熏风、碧瓦、青山和返照为背景,展现出夏日傍晚的宁静与繁华。"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荔子熟透、微风轻拂的画面,色彩鲜明,富有生机。
"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进一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瓦蓝的天空与起伏的山峦相映成趣,夕阳余晖洒落,如梦如幻。"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诗人站在高台上,感叹这里的繁华与清静都令人流连忘返。
下片转向抒发时光流逝的感慨,"年光冉冉逐飞鸿",暗示岁月如流水般匆匆而过。"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随着天气转凉,诗人感到孤独,无人共享这份清凉。"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表达了对美好梦境无法实现的遗憾。
最后,"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以秋天的到来和梧桐叶的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和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