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蒌·其四》
《蒌·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蔓长缘屋角,叶嫩未全申。

卷作双蝴蝶,擎来一玉人。

香生丹汁满,味得白灰匀。

肉子鲜逾好,殷勤共上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种名为“蒌”的植物的细致观察与赞美。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蒌的生长状态、叶片特征、花形以及果实的鲜美逐一展现,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人描述了蒌的蔓藤沿着屋角蔓延生长,嫩叶尚未完全展开的状态,展现出蒌的生命力与自然生长的韵律。接着,诗人将其比作“双蝴蝶”,形象地描绘了蒌花的形态,既表现了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其轻盈飘逸的气质。

“卷作双蝴蝶”一句,不仅描绘了花的姿态,更通过比喻,赋予了花以生命和动感,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花随风轻轻摇曳的情景。“擎来一玉人”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动态感,将花比作被捧在手心的玉人,既体现了花的珍贵,又增添了诗的美感。

随后,诗人转向对蒌花香气与味道的描写,“香生丹汁满,味得白灰匀”。丹汁满溢,意味着花香浓郁,而白灰匀则是对果实成熟后味道均匀、口感细腻的描述,两者相辅相成,既表现了蒌的香气与美味,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肉子鲜逾好,殷勤共上唇”一句,直接表达了对蒌果实鲜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份自然馈赠的珍惜之情。通过这一句,诗人不仅赞美了蒌的美味,更传达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感恩自然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蒌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偈颂五十一首·其二十七

坐断十方国土,天上天下独尊底,一步也行不得。

口吞三世诸佛,世出世间俱透底,一句也说不得。

堪与衲僧为轨则。

普化何似一头驴,临济未是白拈贼。

(0)

僧礼补陀

孤踪抹过海门东,吴越溪山几万重。

一拜起来还一拜,不知何处见圆通。

(0)

颂古一百首·其九十四

客里谩牢落,天涯多故人。

好怀无处写,旧话得重论。

残雪未消石,梅英先破春。

徘徊殊有约,来此续芳尘。

(0)

庞居士阖家都去图赞

神出鬼没,接响承虚。这一火络,邪法难扶。

互将鱼目作明珠,笑倒西天碧眼胡。

(0)

和秉彝李君五偈·其四

晓听君臣庆贺时,六街如昼不曾迷。

普贤境界应垂问,手诏来时见紫泥。

(0)

缘对

石床偃月梦魂冷,溪水写真癯影清。

平生矻矻自忘我,世外不知谁可盟。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