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礼补陀》
《僧礼补陀》全文
宋 / 释智愚   形式: 七言绝句

孤踪抹过海门东,吴越溪山几万重。

一拜起来还一拜,不知何处见圆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tuó
sòng / shìzhì

zōngguòhǎiméndōngyuèshānwànzhòng

bàiláiháibàizhīchùjiànyuántō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走过海门东,行经吴越之地的重重溪山之景。他不断地礼拜,表达了对佛教圣地补陀的虔诚敬意。诗人通过“孤踪”和“几万重”的描绘,渲染了僧人旅途的孤独与艰辛,以及他对佛法追求的执着。最后一句“不知何处见圆通”,暗示了僧人对佛教智慧的寻求,即使路途遥远,也希望能在此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圆通”(佛教中指心性通达)。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僧人的修行之路和对精神归宿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智愚
朝代:宋   号:虚堂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生辰:1185年—1269年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池轩壁上

谁开幽径窥鱼鸟,素椽掩映芙蓉沼。

傍栏锦鲤镜中游,渡岸紫烟屏下绕。

冷滟高涵翡翠明,清涟净濯琅玕岛。

高人藻雪池沼中,芳心与水同纾皦。

平以不流隐约多,静自无波冥会少。

百年福泽付儿孙,两膊经纶归杖筱。

激鱼炊黍会亲邻,开轩一醉都了了。

醒来子夜月中天,水色山光长是晓。

(0)

怀戴野民先生

宇宙流芳垂竹帛,古情高调是谁欤。

池涵太极春长在,门掩光风草不除。

鱼跃鸢飞真自得,今来古往复何如。

凭谁他日修遗史,合与渊明一例书。

(0)

黄鹤楼怀古

百尺阑干瞰水隈,吕岩遗迹半荒苔。

檐飞晓日天应近,门锁春风昼不开。

夏口波光将绿绕,汉阳树色送青来。

紫箫吹彻还惆怅,不见仙人骑鹤回。

(0)

宝安八景诗·其八觉华烟雨

江心楼阁梵王宫,三千世界疑虚空。

渔村相对一水隔,竹篱茅舍有无中。

半开霁景更奇特,远树参差青历历。

一图水墨海天秋,今古不知谁捲得。

(0)

罗琴山

地尽南天涌翠岑,仙人偏向此弹琴。

无人能和阳春曲,有客静听流水音。

石鼎尚馀丹九转,龙潭常注水千寻。

萧然世事空尘迹,寂寂江山自古今。

(0)

乙卯元日登太平楼

高台元日一登游,东向扶桑送远眸。

岸隐潮声连古戍,天回春意满芳洲。

鲸波突兀辽阳隔,螺岛微茫海市浮。

翘首五云宫阙近,灵氛常映太平楼。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