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枯株无晬盘,云横太白梦魂寒。
半生骄吝如蜗缩,自把西铭反覆看。
惆怅枯株无晬盘,云横太白梦魂寒。
半生骄吝如蜗缩,自把西铭反覆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名为《与复古叔读横渠正蒙书(其一)》。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内心的独特情感体验。
“惆怅枯株无晬盘”,这里的“惆怅”表现了诗人的一种忧愁、思念的情绪,"枯株"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衰败,没有“晬盘”的意思是时间的匆匆,而“无晬盘”也可理解为没有什么可以留恋或回味的时光。诗人通过这种景象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现状的不满。
“云横太白梦魂寒”,这句中“云横”形容云彩飘逸,“太白”指的是太白山,即华山,这里可能是借用以表示诗人心中的高远志向。“梦魂寒”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梦中也无法摆脱的冷清感和孤独感。这种情感的流露,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半生骄吝如蜗缩”,这里“半生”可能指的是生命的一部分,“骄吝”表示一种自我封闭和保守的心态,“如蜗缩”则是形容这种心态使人蜷缩起来,不愿意展现自己的真实面貌。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揭示了自己或他人的某种生存状态。
“自把西铭反覆看”,“西铭”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典籍或是特定的人物事迹,“反复看”则表达了一种不断回味和寻求智慧的行为。诗人通过这样的动作,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学习态度。
整首诗通过景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深刻的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