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楼诗二十首·其五》
《新楼诗二十首·其五》全文
唐 / 李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为怜湖水通宵望,不学樊杨却月楼。

惟待素规澄满镜,莫看纤魄挂如钩。

卷帘方影侵红烛,绕竹斜晖透碧流。

萧瑟晓风闻木落,此时何异洞庭秋。

(0)
翻译
我怜爱这湖水彻夜守望,不会效仿樊江与杨柳的月楼。
只期待明月如镜般明亮照耀,别让朦胧的月牙像弯钩一样挂在天边。
当窗帘卷起,月影映入红烛,竹林间斜阳穿过清澈的溪流。
清晨的寒风吹过,听见树叶落下,此刻的感受岂非如同洞庭湖秋天一般凄凉。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夜景的诗,诗人通过对新楼夜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独赏月色的情怀。开篇“为怜湖水通宵望”即设定了一个静谧而深邃的夜晚场景,湖水在月光下闪烁,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这宁静夜景的怜爱之情。

接着“不学樊杨却月楼”表明诗人并不羡慕那些热闹非凡、追求名利的人物,而是选择了自己清高的立场,就像独自一人在月光下的楼阁中享受这份静谧。这里的“不学樊杨”,即是不随波逐流,不做那些功名场中的普通人。

下两句“惟待素规澄满镜,莫看纤魄挂如钩”则是对月光下的景象进行描绘,诗人期待着纯洁的月光如同清澈的水倒映在镜中,而不愿看到任何污秽之物玷污这份美好。这一段通过月亮和镜子,形象地表达了对纯净与完美的追求。

再下两句“卷帘方影侵红烛,绕竹斜晖透碧流”描写的是室内夜景,窗帘拉开,一轮明月正好投射在红色的蜡烛上,而外面竹间透过的月光则如同清澈的小溪。这里的“卷帘方影侵红烛”通过动作捕捉了时间流转的瞬间,强调了室内外景象的和谐统一。

最后两句“萧瑟晓风闻木落,此时何异洞庭秋”则是对清晨之景的描绘。诗人在清晨的微风中听到了树叶落下的声音,这种感觉,就像是身处洞庭湖畔的深秋一般,给人一种萧瑟、凄凉而又有点孤寂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和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独赏自然之美的心境。诗中的意境辽阔,语言精练,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作者介绍

李绅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辛丑春日书怀十首·其三

半生蒙帝力,十载侍枫宸。

视草分莲炬,宣麻染凤纶。

莺声双阙晓,柳色上林春。

惭愧云泥隔,葵心向日频。

(0)

咏雪

雕刻非因巧,飞扬若有凭。

交辉偏得月,镕液易为冰。

狂絮那能拟,轻尘莫见陵。

何须誇六出,一白已堪徵。

(0)

题画美人

八骏瑶池去不回,蛾眉萧飒镜中哀。

至今楚水荒台上,化作行云梦里来。

(0)

客清源赠董别驾

清时不逐登坛贵,瘴海聊因作郡过。

细柳营中辞虎竹,刺桐花底听弦歌。

双旌暇日朋簪盍,别驾行春雨露多。

自是清源山水胜,日勤车马访烟萝。

(0)

登古囊山辟友岩和瓢所居士之作因寄黄八粲

何处秋吟觅远公,苍苔古道石林东。

月生双树闻虚籁,香绕诸天见化宫。

万法已超言说外,此身多在别离中。

明朝更写三生偈,去约忘机海上翁。

(0)

晚归湖上

一径惬幽寻,悠然世外心。

不缘流水泛,那识落花深。

潭影澄天镜,松声韵素琴。

前林烟磬发,归晚月沉沉。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