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琴声绝月黄昏,深院凄凉空掩门。
清事已非茶灶冷,痴情曾寄墨卿存。
镜沉秋水菱花影,帐断芙蓉蛱蝶魂。
从古芳菲易零落,且将哀绪托啼猿。
瑶琴声绝月黄昏,深院凄凉空掩门。
清事已非茶灶冷,痴情曾寄墨卿存。
镜沉秋水菱花影,帐断芙蓉蛱蝶魂。
从古芳菲易零落,且将哀绪托啼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孤寂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愁。首句“瑶琴声绝月黄昏”以“瑶琴”象征美好的事物或情感,而“声绝月黄昏”则暗示了这些美好已经逝去,留下的是孤独与寂静。接着,“深院凄凉空掩门”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寂寞,仿佛整个世界都与诗人隔绝开来。
“清事已非茶灶冷”一句,通过“清事”和“茶灶冷”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昔日的清雅生活如今只剩下冰冷的茶具,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不再。紧接着,“痴情曾寄墨卿存”则透露出诗人对某个人或某种情感的深深依恋,即使对方可能并不理解或回应这份深情。
“镜沉秋水菱花影,帐断芙蓉蛱蝶魂”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镜子比作秋水,菱花的倒影象征着美好与纯净;帐子断开,芙蓉与蛱蝶的灵魂飘散,形象地描绘了美好事物的消逝与破碎。最后,“从古芳菲易零落,且将哀绪托啼猿”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指出自古以来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凋零,诗人只能将自己的哀伤寄托于啼鸣的猿猴之上,寻求一丝慰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失落时的哀愁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