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览不尽,湖水汎空绿。
苍苍生暮烟,萧条几家屋。
明月照前岭,斜阳暝群木。
人归古渡头,三五自相续。
渔火隐深丛,明灭出修竹。
言念避世人,悠然乐高躅。
何当棹舟去,补被芦中宿。
湖光览不尽,湖水汎空绿。
苍苍生暮烟,萧条几家屋。
明月照前岭,斜阳暝群木。
人归古渡头,三五自相续。
渔火隐深丛,明灭出修竹。
言念避世人,悠然乐高躅。
何当棹舟去,补被芦中宿。
这首清代诗人顾桢的《蓉湖夕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边傍晚景象。首句“湖光览不尽”,展现出湖面广阔,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湖水泛着空灵的绿色,映衬着苍茫的暮色,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沉的氛围。“苍苍生暮烟,萧条几家屋”进一步描绘了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房屋稀疏,显得孤独而冷清。
随着视线转移,诗人注意到明亮的明月照亮了前方的山岭,而斜阳则在群木间投下长长的影子,增添了时光流转的意象。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归途,古渡口上,三三两两的人影相继归来,渔火在丛中若隐若现,透过修长的竹林闪烁,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最后两句“言念避世人,悠然乐高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享受这种远离尘嚣的宁静和自由。他期待着有一天能驾舟离去,在芦苇丛中过上简朴而惬意的生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景与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深深热爱。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阶前流水玉鸣渠。
爱吾庐。
惬幽居。
屋上青山,山鸟喜相於。
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
月边渔。
雨边锄。
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
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图。
东园牡丹盛开,二三子邀余饮花下。
酒酣,即席赋之。
水南名品几时栽?
映池台,待谁开?
应为诗人着意巧安排。
调护正须宫样锦,遮丽日,障飞埃。
晓风吹绽瑞云堆。
怨春回,要诗催。
醉墨淋漓,随手洒琼瑰。
归去不妨簪一朵,人也道,看花来。
水南名品几时栽。
映池台。
待谁开。
应为诗人,著意巧安排。
调护正须宫样锦,遮丽日,障飞埃。
晓风吹绽瑞云堆。
怨春回。
要诗催。
醉墨淋漓,随手洒琼瑰。
归去不妨簪一朵,人也道,看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