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春南城》
《初春南城》全文
明 / 蔡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绿霭遥生竹里厨,山光难得上衣裾。

篮舆出郭青溪暖,茶灶投僧碧馆虚。

云石细寻泉涌处,松杉常似雪消初。

仙人馈得金壶汁,说法堂高好漫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chūnnánchéng
míng / cài

绿ǎiyáoshēngzhúchúshānguāngnánshàng

lánchūguōqīngnuǎncházàotóusēngguǎn

yúnshíxúnquányǒngchùsōngshānchángxuěxiāochū

xiānrénkuìjīnzhīshuōtánggāohǎomànshū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蔡羽的《初春南城》描绘了春天竹林深处的静谧与清新。首句“绿霭遥生竹里厨”,通过“绿霭”和“竹里厨”,形象地展现出初春时节竹林中炊烟袅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氛围。次句“山光难得上衣裾”,暗示了山色的明媚和稀有,仿佛连衣襟都沾染上了山光的灵气。

第三句“篮舆出郭青溪暖”,描述了乘着竹篮车出行,沿着温暖的青溪,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第四句“茶灶投僧碧馆虚”,进一步描绘了僧人所在的碧色馆舍,空寂而清幽,为诗人提供了品茗的静谧之地。

第五、六句“云石细寻泉涌处,松杉常似雪消初”,诗人细致地探寻着泉水源头,松杉在春雪消融后显得更加苍翠,展现了初春山水的鲜活与洁净。最后一句“仙人馈得金壶汁,说法堂高好漫书”,以仙人赠予的甘甜泉水比喻茶香,表达诗人对这种清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说法堂上随意书写的心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南城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作者介绍

蔡羽
朝代:明

(?—1541)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
猜你喜欢

偶题雪窦和尚亲书偈卷

道人诗句从梁老,笔意峥嵘自一家。

谁会林间相见事,莫都错看乱飘花。

(0)

题方氏清芬阁

干戈唐季风尘中,一代文章扫地空。

先生诗鸣最晚出,句法未减元和工。

玉壶藏冰不受垢,卜隐宛蹈严陵踪。

至今名字照人目,直与山水为无穷。

我舟南纪坐烦促,接岁风波仍转蓬。

缅怀先生酌溪水,梅花如霰落晚风。

清芬筑室家有法,亦见裔孙白云翁。

叔今策得待三接,仲也昔跨御史骢。

乃翁归来三十载,语笑但觉朱颜红。

翁不见东飞百劳西飞燕,南飞乌鹊北飞鸿。

人生游宦正如此,我欲买田归江东。

(0)

可笑幽航载归梦,迟明身在武昌城。

(0)

书王子重閒轩壁

经年问疾漫持想,今日登轩念自空。

不能碌碌遽如许,定应剪剪将无同。

人喧渡口似瓜步,木落沙头疑渚宫。

莫辞眼力遍沙界,回首腊尽还春风。

(0)

次韵东城所画郭功甫家壁竹木怪石诗

大枝凭陵力争出,小干萦纡穿瘦石。

一杯未釂笔已濡,此理分明来面壁。

我尝傍观不见画,只见佛祖遭呵骂。

人知见画不见人,纷纷岂是知公者。

汗流几案惨无光,忽然到眼如锋铓。

急将两耳掩双手,河海振动电电吼。

(0)

延之问及当涂近事云君殆能容忍我不及也胡不迁居于此便治馆因口占为谢

胯下淹时岂不知,故人疑我似阳痴。

一廛固愿授陈相,只恐锋车便见追。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