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

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

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

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áozhōuzhǔmànjīnggēng
sòng / shì

zàitiánjiānhánpàoyǒuzhēnpēng

chángzhīzhéjiǎodǐngzhǔhuāmànjīng

zhōngniánshīwèixiǎngxiàngshēng

shuízhīnányuèlǎojiězuòdōnggēng

zhōngyǒugēnshànghánxiǎoqīng

guìgōngcóngzuìshānxīng

注释
我昔:过去。
田间:田野。
寒庖:简陋厨房。
珍烹:佳肴烹饪。
常支:常常使用。
折脚鼎:断腿的锅。
花蔓菁:一种蔬菜。
失此味:失去这种滋味。
隔生:两个世界的感觉。
南岳老:南岳的老者。
东坡羹:苏东坡风格的羹汤。
芦菔根:萝卜根。
晓露清:清晨露水的清香。
勿语:别告诉。
贵公子:贵气的年轻人。
醉膻腥:沉溺于腥膻的酒宴。
翻译
我过去在田野间,简陋厨房也有佳肴烹饪。
常常使用断腿的锅,自己煮着花蔓菁。
到了中年失去了这种滋味,感觉像是生活在两个世界。
谁能想到南岳的老者,能做出像苏东坡那样的羹汤。
那羹汤里有萝卜根,还保留着清晨露水的清香。
别告诉那些贵公子,让他们去享受腥膻的酒宴。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昔在田间"四字轻巧地勾勒出一种从前的田间生活。"寒庖有珍烹"则透露出一丝温馨,庖即是古代的灶或炕,意指家中的厨房,而珍烹,则是精心烹饪的美食,这里的"珍"字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强调了食物的美味,也映射出诗人对这份生活的珍视。

接下来的"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则展现了诗人的自给自足和悠然自得。"折脚鼎"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这里的"常支"表明这是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花蔓菁"是一种野菜,诗人亲手煮食,不仅体现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然而,随后的"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却流露出一丝哀愁。中年的转折点,使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田园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怀念,那份曾经的味道,如今已然成为遥不可及的记忆,而这种记忆似乎与现实生活隔绝,令人感慨。

接着,"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则是诗人的一种自嘲和调侃。南岳老即指苏轼自己,东坡羹则是他曾经在东坡时创制的菜肴,这里表现出诗人的谦逊与幽默,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最后两句"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则是对那份田园生活的最终肯定和向往。"芦菔根"即是蔓菁的根部,这里的"尚含晓露清"不仅形容了食物的鲜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无暇;而最后一句,则是对那份简单生活的一种渴望和追求,"勿语贵公子"中的"勿语"意为不要告诉,而"从渠醉膻腥"则是一种放纵自我的享受,这里的"膻腥"指的是因饮酒而生的体味,但在这里更多地带有一种诗意的美感。

整首诗语言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红尘、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拟古·其四

自吾蜀中归,稍拂衣上尘。

古今名利场,误杀多许人。

归囊课宿有,颇欲谋其身。

买花郡庠东,结屋清镜滨。

山田不满百,浊酒当濡唇。

庶几友生来,谈笑夜达晨。

此志犹未遂,宽作明年春。

人生几明年,谨勿浪苦辛。

(0)

王千里得晋献之保母碑及砚索诗

客从王家来,示我王家物。

云是彼樵者,垦山之所得。

升沉有时节,至宝不浪出。

祖先暨儿息,嗜好俱第一。

青毡未渠失,近代无此笔。

观其逼人处,造次神品入。

石遗半缺齧,行草百十七。

昭陵不可及,季孟精爽集。

天地倏开张,鬼神为之泣。

泓也玉璧姿,肯为泥沙没。

呜呼黄祊殉,人事止枯骨。

临池例饮墨,有底鹅领识。

夫君矧其后,妙契过漂石。

居然今视昔,年数正八百。

(0)

简铦朴翁兼简敬叟二首·其二

生机幻法不无神,信手拈来却是真。

雪月梅花同一色,陈黄苏老只三人。

论诗已具顶门眼,选胜直赊头上春。

普请西湖作公案,与师聊结未来因。

(0)

有感

众木晓森森,孤松自百寻。

绝知根气大,能受雪霜深。

草草供时役,悠悠匪力任。

春风遍红紫,啼鴂便惊心。

(0)

送裕师骨·其一

去年石上君携我,今日溪边我送君。

世事尽从朝晚过,人情难必死生分。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一

钟山窈窕转龙身,小屋低松次第新。

试觅定林依旧在,只无当日读书人。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