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简铦朴翁兼简敬叟二首·其二》
《简铦朴翁兼简敬叟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生机幻法不无神,信手拈来却是真。

雪月梅花同一色,陈黄苏老只三人。

论诗已具顶门眼,选胜直赊头上春。

普请西湖作公案,与师聊结未来因。

(0)
翻译
生命的奥秘中蕴含着神奇,随手创作却显真实。
雪、月、梅花共享一种色调,陈、黄、苏三位大师仅此三人。
诗歌评论已具备独到见解,选取佳境如同提前享受春天。
邀请西湖成为公开的话题,与你共谋未来的缘分。
注释
生机:生命的活力。
幻法:神秘的法力或艺术手法。
不无神:并非没有神奇之处。
信手拈来:随手创作。
却是:然而却是。
雪月梅花:象征高雅的自然景象。
陈黄苏老:指代三位著名文人或诗人。
只三人:仅此三人。
论诗:评论诗歌。
顶门眼:独特的见解或眼光。
选胜:挑选优美的景色。
赊:预支或提前。
头上春:春天般的美好。
普请:广邀。
西湖:杭州西湖。
作公案:作为讨论的话题。
聊结:随意地建立。
未来因:未来的联系或缘分。
鉴赏

此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艺术造诣。"生机幻法不无神,信手拈来却是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捕捉和表现,是一种即兴而发、自如而成的艺术状态。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高超技艺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雪月梅花同一色,陈黄苏老只三人"则是将景物与人物进行了巧妙的结合。这里的"雪月梅花"代表着不同的季节和自然美,而"陈黄苏老"指的是唐代的诗人陈子昂、黄庭坚以及苏轼(东坡),他们都是历代闻名的文学大家。这句话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彰显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对前贤的致敬。

第三句"论诗已具顶门眼,选胜直赊头上春"则是在谈论诗歌的艺术。"顶门眼"比喻诗中的高明洞察力,而"选胜直赊头上春"则形象地表达了在众多优秀作品中选出最好的,将其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的创作之能量。

最后两句"普请西湖作公案,与师聊结未来因"显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师友的尊重。这里的"普请西湖作公案"可能是指在西湖这样的公共场所进行文学活动,而"与师聊结未来因"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与师长或同行的交流,建立起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流露出的不仅是诗人的艺术造诣,更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洋州三十景·其七待月台

台高上霄汉,人远绝嚣纷。

秋中午夜静,万里无纤云。

(0)

和陈正言谠题尊贤堂二首·其二

公已归为玉局仙,茂林乔木自苍然。

乡时寓客共千载,今日新堂恰百年。

铁画银钩三大字,金章玉局一佳篇。

远烦几似真双美,后世应知两并贤。

(0)

诏贡士

星骑翩翩鹤诏来,旋闻欢语沸春雷。

天闲未减真龙种,沧海还空老蚌胎。

拂纸半毫含意劲,摩云双翅待风开。

寄言商颍辟荣客,好致吾君放道回。

(0)

梦游洛中十首·其七

名花百种结春芳,天与秾华更与香。

每忆月陂堤下路,便开图画觅姚黄。

(0)

读宿州天庆观门扉仙篆有感

玉骨霞衣帝所游,案前香气与星浮。

无端醉语落尘土,一过人间四十秋。

(0)

经林逋旧居二首·其二

山色凝岚水色清,山云长与水云平。

先生来举持竿手,钓得人间亢俗名。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