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一百首·其六十四医和》
《杂咏一百首·其六十四医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寿有可延理,医无不死方。

扁曾忧骨髓,和亦畏膏肓。

(0)
翻译
寿命可以延长的道理存在,医学没有不能救治的病症。
扁鹊曾经担忧的是人的骨髓问题,和(指和缓之药)也畏惧治疗深度病变。
注释
寿:寿命。
延:延长。
理:道理。
医:医学。
无:没有。
不:不。
死方:不能救治的病症。
扁曾:扁鹊曾经。
忧:担忧。
骨髓:人体内的造血组织。
和:和缓之药,指温和的治疗方法。
亦:也。
畏:畏惧。
膏肓:中医术语,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救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杂咏一百首》中。从这四句话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医学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寿有可延理"表达了诗人对于延长生命、挽救病患的向往与渴望,这里“理”字蕴含着一种治愈疾病的道理,体现出诗人对医术的尊重和信赖。

紧接着的"医无不死方"则透露出一种悲观情绪,指出了即使是医生,也无法保证每一个病患都能活下来,这句话似乎在说,即便有再好的医术,也不能彻底战胜死亡。

而“扁曾忧骨髓”一句,则是诗人个人经历的抒写。这里的“扁”字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医疗方式,即刮骨疗毒,表明诗人或许亲身经历过这种痛苦的治疗过程,这里的“忧”字则流露出对健康、生命的关切。

最后,“和亦畏膏肓”一句,通过使用“和”字(意指调和)与“膏肓”(古代医学术语,指心脏),诗人表现了即便是药物调理,也是充满敬畏之心的。这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医药学问的谨慎态度。

整首诗通过这四句话,展现了一种深切的情感和对医学复杂性的认识。诗中既有对延长生命、挽救病患的美好愿望,又不回避死亡的阴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斗争,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对于医药学问的普遍看法和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枯木石竹

道人写竹并枯丛,却与禅家气味同。

大抵绝无花叶相,一团苍老墓烟中。

(0)

续白燕·其一

一时伴侣自应非,海路空长遇亦稀。

汉将玉门投老入,赵妃雪夜待人归。

孤回夏日摇寒色,渐下秋空见羽衣。

巳识朱门无可托,玉楼天上任高飞。

(0)

题圆泽三生公案

川上清风非有著,松间明月本无尘。

不知二子缘何事,苦恋前身与后身?

(0)

勉五舍弟·其一

闭门思过过应删,惩创从兹力莫孱。

试轭稚驹难就范,入云倦鸟好知还。

能敦品节士方正,不读诗书仙亦顽。

如得宣尼真乐趣,曲肱饮水总怡颜。

(0)

塞下曲六首·其六

天山一夜雪漫漫,虏去营空战血乾。

十万征人回马首,天边烽火报平安。

(0)

织锦词

綵丝愁绪杂春机,咿?声中日又西。

织到花枝连理处,玉骢门外一娇嘶。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