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人头已白,朝夕共躇蹰。
踏雪香非远,寻香雪又无。
岁寒伤一折,春入老千株。
村路溪桥迥,垂垂清影殊。
催人头已白,朝夕共躇蹰。
踏雪香非远,寻香雪又无。
岁寒伤一折,春入老千株。
村路溪桥迥,垂垂清影殊。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踏雪寻香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季节感和淡淡的哀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首句“催人头已白,朝夕共躇蹰”,开篇即点出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头白之人,在朝夕之间徘徊,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暗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接着,“踏雪香非远,寻香雪又无”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寻觅美好事物的艰难与不易。在皑皑白雪中,香气虽近在咫尺,却难以捕捉,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岁寒伤一折,春入老千株”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岁末寒冬,万物凋零,一枝折断,让人感伤;而春天到来,老树新芽,生机勃勃,对比中蕴含着对生命循环与希望的期待。最后,“村路溪桥迥,垂垂清影殊”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村路、溪桥、清影,构成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关系的独到见解,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情感真挚而深沉。